相关推荐资讯








备受行业关注的水龙头新国标GB18145-2014《陶瓷密封片水嘴标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而首批获得“陶瓷片密封水嘴金属污染物析出限值认证”的企业也被授予认证通过的牌匾。中洁网总裁刘伟艺(以下简称“刘总”)对新国标有怎样的理解呢?记者针对此次话题采访了刘总,在此分享刘总的独到见解,他给行业提出了专业的建议,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水龙头新国标政策。
新国标施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刘总首先介绍到中国水龙头二十多年的进步发展历程,经历了解决节水问题,到对人体健康、安全健康的关注,这一趋势说明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逐渐成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水龙头生产大国,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优质水龙头大部分属于中国制造,厦门路达、深圳成霖、广州海鸥等中国三大水龙头工厂成为国际大供应商。中国并不缺乏优质产品和世界同步的先进技术,而是中国市场氛围中无标准可依,缺乏与国际标准比肩的权威认证标准,才造成中国中小企业混乱弱后的现象,认为中国产品质量不可靠。
新国标出台虽然会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刘总认为其中利更大于弊,随着国际化市场竞争历程发展,中国企业必将面临这样的考验。“这一步是肯定要走的,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只会让国外标准捷足先登,你不走就只能等着让国外的标准来牵着你走,我们不施行标准只能等外国人来定一个标准,就会导致中国企业必须执行外国人定制的标准生产”,刘总强调了新国标施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性,新政策出台并不意味着中国水龙头产业走向毁灭,反而会鞭策和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产品过剩,甚至是垃圾产品过剩的卫浴市场,新标准能够引导良性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国民健康生活才能达到最好的保障。
新国标是行业洗牌的催化剂
刘总专注卫浴产业二十多年,对行业内的大小企业了如指掌,他介绍到大品牌企业在水龙头新国标正式确定施行之前就已经开始积极改变,已有合格产品出现,同时小企业也开始思考,但是更多存在观望和侥幸心理,认为其对应的销售市场和客户群体不会关注新国标。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品牌的优化,中国卫浴市场必将进入一场深度洗牌,或将淘汰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这种淘汰并不是紧紧因为新标准的出台,而是原来是体系在不断进步,新国标只是起到催化作用,让这种现象提前到来,让产业有衡量的标尺。
“很多在市场上发现生存不了的企业就已经自动淘汰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一年中淘汰的产品达到一两百个是很正常的”,刘总认为当市场化加剧、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品牌意识逐步提高、品牌结合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肯定会出现品牌集中,留下少数区域性品牌。
企业需顺应而变 改变策略寻求新发展
谈及为何中国人更愿意购买国外的产品现象,刘总指出这背后折射出的原因是国外的产品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品质享受和产品安全保障。虽然国民素质和企业实力与外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中国企业应该以产品质量为使命,中国标准应该朝着与国际同步的目标努力。从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角度来说,中国卫浴产品在国际声誉方面这个标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当中国标准跟国际标准接轨时,中国卫浴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都是采用中国标准通过认证,这无形中树立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确实无法投入大量资金改良生产线的企业,非常弱后的企业本身必须淘汰,但是有些企业想继续发展,就必须重新衡量和思考企业的发展实力,改变原有模式,“有些企业可以生产其他配件,不一定只有生产水龙头,可以更专业的生产其他部件,比如五金挂件、地漏下水等,可以考虑转型,与大企业合作或者并购,从而帮助自己改良产品线”,刘总建议企业要顺应而变,改变企业策略寻求更好的发展。
新国标施行并不是纸上谈兵
最后刘总也提出了个人的担忧,他希望水龙头新国标能够得到真正有力的贯彻落实,而不是成为国际标准的笑话谈资,认为中国标准没有公信力。当一个标准对社会有利的前提下,新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首先应该遵守,共同去努力,这包括质检单位的引导和宣传,技术研发部门和新材料研发部门的共同推动,媒体的传播和正能量的引导。
“当新标准得到大部分人的认知,消费者得到认知、采购商知道严重性、设计师关注外观价格时同时关注产品健康标准等等,我相信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一定会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因此刘总希望新国标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应该各部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