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张有卓:幸福来自于对生活的态度

来源:《陶瓷信息报》 2014-01-12
阅读量:1316

    把生活当成艺术,也许就是意大利设计王国的哲学。无论意大利人做什么,例如,主妇烤面包、鞋匠做鞋、裁缝做衣服,都是一付全神贯注的神情,这些看起来单调乏味的琐事,他们却十分投入,他们从这些小事中体会到艺术的美感,那种快乐的样子,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意大利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氛围就是如此的温馨和恬静,在常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平凡生活,都变得富有情趣。他们如此地热爱生活,将生活当成艺术,这就是设计王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许就是国人和意大利之间的明显反差,不少国人将制衣做鞋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根本没有热情来关注自己工作的品质。笔者在一家新装修的酒店里,看到淋浴房热水开关处的瓷砖,铺贴得像狗啃过一样,真是可惜了那些漂亮的瓷砖,但这些却成为了司空见怪的现象。如新装修的连锁酒店门口却放着一个桶,为了接上面流淌下来的水。相比之下,意大利的时装、鞋子、包包之所以能闻名于世,就是因为这些工匠,将自己当成了艺术家,将兴趣和热情贯注其中,并全心全意地享受工作的过程,尽管意大利人收入并不高,甚至不一定有广东高,但是他们却生活得十分快乐。

    由于意大利人将生活当成艺术,因此生活中的每一样用品,小到一个勺子,都是需要设计的,经常喝红酒的人,在开瓶过程中,一定见过一个可爱的女性,上下兴奋飞舞的情景,这就是意大利设计师的杰作,叫安娜启瓶器。设计令意大利成了时尚王国,并且涌现出了无数闻名于世的设计大师。

    意大利后现代主义设计先锋,门迪尼就是一位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为生活注入欢乐的软设计”就是他的设计哲学的核心思想。门迪尼认为那些过了时的、刻板的硬设计,总是喜欢用诸如石头、沙、水泥、钢筋、玻璃等硬材料,在门迪尼看来,现代设计更需要贴近人的本性,他倡导软设计,而软设计的最佳材料就是像毯子、垫子和织锦之类的纺织品,因为这种材料最适宜与人体接触,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实软设计的概念对所有行业都适用,包括了陶瓷行业在内的装饰行业,例如在厅里、儿童和老年房中地砖上面就应该铺上软地毯,这样就会更温馨,接触时感觉会更好。

    为了改善枯燥无味的生活环境,门迪尼还提倡“不断变幻是装饰的核心精神”的观点。而一般设计师倾向于追求某种有限定性的、有价值的和完美的设计。例如,国内的家装公司,总是根据现成的模块为客户提出的设计方案,这种呆板的、仅在规格上的变化,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为了达到不断变幻的目的,门迪尼采用了由鲜艳抽象的色块及马赛克组成的复杂视觉效果。由于时代的快速变化,要求设计师和艺术家也要不断地变幻思想,变换现实图案,来迎合这个多变的时代。例如,贝聿明在巴黎罗浮宫入口处的设计中,将实体的埃及金字塔变幻成透明的金字塔,令地下大厅产生了奇妙的照明效果,使该设计本身就成了一道风景线,别出心裁的“金字塔”,已成为罗浮宫的LOGO,为巴黎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国人所向往的中国梦,其实并非单指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享受,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当我们能将补鞋这样的“卑微”的工作,视为一种艺术之时,我们就会为生活注入欢乐,当全社会都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离幸福不远了,从这个视角看,与中国生活水平相差无几的意大利,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幸福的社会。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