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中国经济已现泡沫 应建缓冲机制

来源:《新快报》 2013-12-18
阅读量:1596

    昨日,在2014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通过跨洋连线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谈到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时说,中国经济已有泡沫出现,应该建立缓冲机制以遏制泡沫危机。此外,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率,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GDP或将难以维持8%的增速。

前美联储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

    中国追随美国财务系统  泡沫无法避免

    格林斯潘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改革的信号,有一项提议是转向私有的银行制度,而这样的改革在经济复杂、体量庞大的时候,必须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变化的一方面可能是好的,一方面也可能是不好的”,格林斯潘说,“我们已经看到,现在在中国经济中也有一些泡沫出现,就像在西方发生过的事情。”

    格林斯潘说,中国现在追随着美国的财务系统、金融系统,但现在美国无法避免地发现了泡沫的问题。在过去一个世纪,每个泡沫都会到达顶端,投资者也将从牛市走到熊市,从乐观滑向悲观。

    格林斯潘表示,泡沫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受到政策极大影响的,中央银行的政策从根本上会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并最终导致经济整体结构的崩溃。“比如2000年时候的经济制度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发展经济,2000年时也出现了网络泡沫的破灭,从这些角度我们应该想一想如何避免这些泡沫的产生,如果产生,如何把它的后果降到最小,通过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如果我们有足够商业银行的资金储备以及合作。即使市场上出现一些状况,我们的财政机制也能够有能力保持稳定,尤其是投资银行的股东,也可以有能力承担相应的损失。”格林斯潘如是说。

    借鉴外国经验  建立缓冲机制

    面对当下中国热议的房地产话题,格林斯潘如是提及美国的地产行业:“当我们看到地产行业的时候,债务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支付的房贷首付或其它地产,只要足够大,它基本上可以抵兑价格下降。美国的地产市场崩溃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缓冲机制,不管在美国的泡沫,是在加拿大的还是在澳大利亚的泡沫,结构都是一样的,很多工业国家都出现这种泡沫,但加拿大并没有出现危机,澳大利亚没有,其他国家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一个缓冲机制,而在美国是没有这种缓冲机制的,我想中国应该借鉴一下很多其它国家使用的模式,它不会给我们带来恶性传染。”

    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没有公布任何的一个经济增长率,现场经济学家认为这或反映出政府正在努力不以GDP为导向,而是以开放市场经济促进GDP的繁荣发展。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在现场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长远来看,中国跟美国比较类似,比如我们一开始从GDP为2%的增长开始,后来慢慢往上走,中国速度可能更快一些,包括人均GDP等等,但我觉得中美两国在这方面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中国经济8%的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但至于这个8%能持续多久,我现在也不好说。”(记者 韩祯)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