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陶孜然:定位理论对建陶行业的启示

来源:陶城报 2013-07-31
阅读量:1445

    最近,笔者沉迷于美国营销大师Jack Trout的“定位营销学”, Jack Trout提出一个极具争议性和颠覆性的观点,即企业的竞争实质并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一场场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战。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售后服务以及加大宣传推广等措施,都只是企业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争夺心智资源。

  但是何为心智?对于这个词Jack Trout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Jack Trou的心智的意思就是企业留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心理印象,比如凉茶王老吉、奶茶香飘飘、九阳豆浆机等,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基本上就等同于这个行业。

  一般而言,人只接受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和吻合的信息,所以当一种心智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之后,就很难改变。在瓷砖行业,一提到广东砖,人们的印象就是高质量高价格;而对于山东砖,在终端市场上的印象就是便宜货质量低。殊不知,很多市场上的广东砖其实就是在山东生产的,包括一些广东知名企业的砖也是在山东OEM的。当消费者心智中形成这样的大区域的印象之后,山东地区的陶瓷企业不管再怎么进行品牌推广,也没办法改变消费者的心智。

  于是,90%以上的山东陶瓷企业纷纷打出广东牌,要么给佛山陶瓷企业代工赚点辛苦费,要么自己贴个佛山地址冒牌广东砖。对于一个只想赚点小钱、不考虑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这样的手段已经足以应付市场,但是这样低附加值的去生产,带来的结果是对当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将导致政府对行业进行狠心打压,最终给整个的山东陶瓷企业造成严峻的生存环境。

  中国建筑陶瓷产区情况是,广东一支独秀,福建和山东紧随其后,景德镇、高安、夹江等新兴产区迅速崛起,根据定位理论,要想争夺心智资源,必需要先认清自己的优劣形势,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避开和强势地区或者企业的竞争。与广东相比,山东企业有两个最大的劣势,一是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稀少;二是品牌营销推广经验不足。随着喷墨工艺的涌入,在花色和质量上,山东瓷砖和广东瓷砖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价格一直是山东砖在市场上的优势。

  针对以上情况,山东产区的陶瓷企业在推广的时候要注重在性价比上大做文章。物美价廉是消费者心中最理想的消费愿望,消费群体是成金字塔形式存在的,除掉5%高端消费者、10%的次高端消费群体和25%的低端消费群体外,有60%左右的消费群体处在中低端到中高端之间,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价格和品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正应该是山东企业积极争夺的目标消费群体。

  另外,应该加强对出口渠道的重视程度,对于国外市场来说,广东瓷砖和山东瓷砖都是一样,都是Made in china ,山东瓷砖在品质不低于佛山的情况下,因为价格优势,在对外贸易中,会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对于生产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和广东知名的陶瓷企业进行长期的优势合作,由广东企业负责营销推广,自己负责生产制造,避开企业的运营短板,发挥自己的生产优势。对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甚至直接考虑不和广东企业在仿古砖、抛光砖或者全抛釉等传统瓷砖品类上进行竞争,自己去研发出一种新品种,创造出一种瓷砖新概念,抢先抢占消费者心里的空白区域。比如统一陶瓷的防静电瓷砖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