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是中国一个真正的传统民族产业

来源:《陶城报》 2013-05-04
阅读量:1859

    本标题很多人都说惯、听惯了,但要读懂、说清道理的不容易,也不多。我也是在编理中国陶瓷百年史文稿时慢慢感悟到的。

    首先是中国陶、中国瓷的原产地几乎是遍布全中国,从南国“海南岛”到最北的黑龙江省,从东部的江浙到西部的青藏高原都出土有五千年以上的制陶证据,给人一个信息就是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陶瓷。按照那个年代的交通条件判断,不可能是南北东西各方交流传承过去的,陶瓷似乎是顺应先民而生的。说明中国陶瓷之古老。

    其次是各地产品的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特点,因为那个时代北方做陶瓷不可能到南方来运原料过去,这说明古老陶瓷的生产模式从始创就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使用(有货币商品经济之前可能只有交换没有买卖)”,也因此可推算出在那个年代做陶瓷必定在有山、有水、有陶瓷原料的地方。

    再次是整个中国做陶瓷的方法(工艺)都有惊人的雷同,都是人工采料、人畜练泥、太阳晒干、筑土窑用柴草烧成,这说明陶瓷是中国人自主创造发明的,改变陶瓷生产传统模式的时间和原因是在有了电、有了机器之后。

    最后是陶瓷的文化性。陶瓷生产在实现现代工业化生产之前,各地的产品从造型、用途、釉色都不完全相同,而且反映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例如东北碗的脚部比南方碗多一条凹槽,因为东北人吃大碗面食时容易用手扣住碗;西北的黑陶罐还用来陪嫁。

    一个产业的根在民间扎得如此之深是罕有的,所以中国的陶瓷业必定是源远流长的。与此同时,中国陶瓷业正在向新型现代化转变,不管怎么变,可以引入很多科技成果,但本质上是生产手段的变,其民族性文化性一定要继承下来,才有陶瓷本来的韵味。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