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第一夫人”彭丽媛首次出访,得体雅致的服饰成功聚焦全球目光,不但将广州服饰品牌“例外”和“无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亦连日助推高端服装企业股价。
这是否意味着广州服装界厚积薄发,已经完成了从“广州制造”向“广州设计”的转型?其实,“例外”很例外,“广州缺少设计师生存土壤”,产业链是广东本土设计师的最大约束———服装加工厂大多只承接大批量订单,没有订单连打版都没机会。 “无用”的设计师马可,一面坚持手工制作,一面也知道“这个刚好跟商业的本质是冲突的”。
类似的状况,其实在陶瓷行业内累见不鲜。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许多研发了原创产品的厂家,未必是销售量和利润率最高的利益既得者,一样刚刚在市场形成热度的产品,必然伴随着蜂拥而来的跟随者———这场究竟是相互借鉴学习还是彼此拷贝抄袭的游戏中,大家都是不能免俗的局中人。在大规模量产的竞争中,开发个性产品的确是一件太过于冒风险的事情,唯有“跟随”策略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一条线动辄日产2.5万平方的产能,是降低单位成本的利器,却也是试验和转产的阻力。
“广州人买衣服要平又要靓,这种消费观不利于设计师品牌发展。为拓展销售渠道,设计师品牌宁愿走电子商务渠道。” 事实上,电子商务对于陶瓷卫浴行业最积极的意义,莫过于让个性化定制与独特的风格坚持有了幻想的空间。瓷砖领域中,由于喷墨打印日益成为生产线标配,必将导致整个设计流程的完全改变。试想下,如果提供足够多的素材库,让消费者自行挑选和搭配,然后再通过网络传输,以大数据的处理模式,统筹安排并个性打印,是否可以将库存量降至最低?消费者是否愿意掏出更多的钱来满足需求?
而在潮州,据悉已经至少有2000家卫浴企业在探索电商之路。诚然,潮州卫浴在成本、规模上不及来势汹汹的长葛产区,在品牌、口碑上不及早有积淀的佛山产区,在资本、投入上不及名声在外的福建产区,但其规模小、手工程度高的缺点,反而能成为特色化生产的便利条件,而电商的特色通路,恰可以让其寻找到不特定的广泛人群。
看看别的案例吧:中国最知名的本土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公布,2012年公司亏损近20亿元人民币。李宁公司发表声明称:“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正经历行业最严重的下调周期。多年来的扩张导致经销商积压大量库存…… 反过来影响了零售店铺的经营和盈利能力。” 陷入低潮的不仅是李宁,深受影响的还有同为庞然大物的安踏。有理由相信,2012年对于绝大多数陶瓷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极为痛苦的年份———当然,对于众多的经销商亦是如此。
陶瓷行业,可以涌现出类似于“例外”这样的设计师品牌吗?或许有,独行特立的简一,和高举原创设计的安蒙,在我看来正在显示这样的特质。他们所需要的,是更长时间的坚持,以及一个类似于“第一夫人”这样的效应罢。
“例外”的成功,只说明一件事:品位和追求,专业与坚持,是意欲追求高端消费市场的品牌们必须做到的功夫,没有例外。(文/罗杰)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