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1月1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陶瓷五十人论坛暨2012首届陶卫网络风云榜揭晓典礼”在华夏新中源大酒店举行,论坛由华夏陶瓷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编辑部、佛山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中国民生银行佛山支行联合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大势、机会与选择”。作为《年鉴》的主编,我也是这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由于岁末年初自己太多出差应酬,这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主要由华夏陶瓷网刘小明负责。第一届“中国陶瓷50人论坛”是在2011年12月20日在石湾宾馆举行,当时刘小明代表华夏陶瓷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编辑部致辞表示:要将“中国陶瓷50人论坛打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民间论坛,而且还要通过这个论坛打造一个行业论坛组织”,其实当时还有另外一层目的就是藉此推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的编辑与发行。
“陶瓷五十人论坛”并不是仅50人参加的论坛,第一届、第二届“陶瓷50人论坛”参加者大约300人左右。“陶瓷50人论坛”不是仅听几个人讲演,而是十几、二十几或更多人参与并发表讲演。第一届“陶瓷五十人论坛”前后就有6嘉宾陈述自己对行业发展的看法,还有一台主持人与五位嘉宾的对话;这一届论坛两位嘉宾致辞,十六位主宾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发表了对2013年行业发展的看法。这两届50人论坛许多与会嘉宾对来年的展望与应对之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一届论坛:李志林(简一陶瓷董事长)的“危机应对之策”;冯红健(特地陶瓷董事长)的“追求有品质的增长”;这届论坛:高杨(民生银行佛山分行行长)对陶瓷行业来年四大趋势(精装修房趋势;产业整合趋势;渠道整合趋势;家族财富)银行可以扮演角色的解译;管火金(摩德娜科技总经理)关于“低增长形势下陶瓷机械以及行业发展的思考”的精确数据; 欧家瑞(宏宇陶瓷副总经理)关于“2013年建陶市场的看法及企业的应对之道”,具体提出了宏宇陶瓷“健身、创新、插入”三大应对之策;还有张旗康(蒙娜丽莎陶瓷董事)直接PK我预测明年陶瓷砖5%的增长而提出10%增长的预期;还有李志林、龚志云(马可波罗陶瓷总经理)、章云树(金丝玉玛陶瓷董事长)、张念超(金意陶陶瓷常务副总经理)、巫汉生(远泰陶瓷化工董事长)、蒲鼎新(亚洲陶瓷董事长)、翁文平(新濠陶瓷营销总经理)等等的讲演。原本作为主办方还设想邀请佛山的几个大企业及杭州的诺贝尔陶瓷、珠海的白兔陶瓷等,相信有机会。
在我心目中,“陶瓷50人论坛”是每年在岁末年初举行,每年在一个弃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时候仅谈论一个主题: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当然是我们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大趋势,这个“大”有“多”的含义,不仅仅是整体趋势、而且是行业方方面面的趋势,主要参与者将是行业中及与行业相关方方面面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专家。说实在的,在我们行业经常见到号称各种各样的峰会,基本上都可以说仅有其名而无其实。自2005年我开始从事行业协会工作时,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可能与我在2000年初读到一期《陶瓷信息》(大概是2000年的第一期,当时是覃空主编)关于世纪交替陶瓷行业回顾展望的专题有关,此后就很少读到这样有质量的回顾展望专题。期望每次“陶瓷五十人论坛”有十几二十个专业人士在论坛上谈论相关的“大趋势”与自己计划的对策。其实这是极具挑战的,不是每位决策者够胆或愿意将自己对来年的展望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则可能在300多天之后被证明不一定准确,二者也可能自己准确的展望照亮了别人。但如果做到,就可能彼此碰撞产生更多更大的火花。我想象的明年“陶瓷五十人论坛”:先广泛征集方方面面的展望,然后在“50人论坛”上,给每位主宾8分钟陈述,并用计时器提前一分钟提示,给嘉宾主持每次不超过2分钟过渡或采访,使整个论坛完全计划有序。同时每年的“陶瓷五十人论坛”主办方评出“行业十大新闻”、“企业十大新闻”、“营销十大新闻”等,所有这些评比都不需要报名,当然也不需要交费,也极可能负面新闻上榜。并将这些评比结果载入当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相应的章节(如:将“行业十大新闻”编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行业大事记”的头条)。还设想增加一个平面媒体的合作,论坛之后扩大论坛内容的传播。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陶瓷五十人论坛”,你是否还有更多的、更好的建议?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