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提倡的解说

来源:中国瓷砖网 2006-07-31
阅读量:1858
      在7月20日于佛山宾馆由陶城报社承办的“2006首届墙地砖发展论坛”上,对中国陶瓷砖制品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四个建议:提倡不做太厚的砖,提倡不做太大规格尺寸的砖,提倡不做太多的抛光砖,提倡不做太多的同质(通体)砖。 

      这些提倡完全是依据中国国情和制砖业的现状说的,是为解决制砖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两大课题作为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说的,是为制砖业要融入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中去的国家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人和自然和谐社会的国策说的,是为中国制砖业的可持续发展说的。 

     砖的厚薄、大小、同质不同质、抛光与否也可以归并为一个砖的产品结构问题。联系到中国制砖业当前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是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文明社会发展做贡献做服务三大课题,产品结构与定位是其中起作用的最关键决策。我国当前每平方米600×600规格地砖重量约为9—10公斤,800×800规格地砖重量约为18—20公斤;每平方米砖的块数分别为2.78块和1.56块,每一吨粉料可做出的面积数约为80—90平方米和40—45平方米。这些数字只体现了具体的一面。此外,还有包装、运输、铺贴、加工、安全、装饰效果等等更深一层的问题。此也体现了砖的“瘦身”能起到解决三大课题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没达到突破性进步的作用。 

      过去二十年,中国制砖业基本上走的是引进吸收国产化的道路。最近的几年,在原有积累的基础上,开始走上自主创新型的道路。山东淄博有薄斯美超薄砖问世,广东佛山有魔术师布料的超薄可抛瓷质大规格砖剪彩投产。这一下子将内墙装饰砖分化为传统的拼块砖和板材化砖两大类。抛光砖的抛光工序是作为制作光面、平整、高几何精度的砖利用冷加工工艺的一种手段,可是带来要付出很多的代价。不抛光又能通过别的办法做到高精度不是更好吗?如果砖的基材和面材分开,大量的用上红料、废渣,低质料、废弃物和环保互补,大量做非同质砖那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制砖的大进步还是要靠自主创新的科技
责任编辑:白秀芬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