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第七次考古发掘结束

来源:新华社 2006-01-02
阅读量:1954
    随着第七次考古发掘的结束,历时7年的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宣告结束,目前进入后期的综合研究阶段。

    考古工作者称,除了黄河磬王、大玉刀、壁炉、面条、人工培育的苜蓿等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之外,喇家遗址还展现出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介绍说,今年的发掘中首次进行了古土壤硅酸体研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进行了考察,开展了古植物浮选工作以及地磁物探工作。发掘中发现了多组房址,其布局方式与前面发现的均不同,继续发现了地震和洪水现象,意外死亡的人骨,出土一些精美的彩陶和玉器,这些器类与前面发掘的也有大的不同;还发现了少数辛店文化墓地。

    蔡林海说:“喇家遗址展现出了多学科研究价值,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极其难得的自然资料。”目前,已经介入研究的有地质学、古植物学、古人类学、文物保护等。另外,古土壤学、古代玉器工艺的微痕研究、制作学也都将介入。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的喇家遗址素有“东方庞贝”之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惟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
责任编辑:NO·023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