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开放:十一五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分析回顾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2-12-01
阅读量:1177

    

    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院长 闫开放 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11年年会上讲话

    【闫开放】:2007年坐便器的抽查合格率是34.6%,2011年是86%。由此可见,坐便器的质量不断提高,质量缺陷得到改进。抽查结果显示,坐便器主要缺陷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便器没有与便器冲水装置进行技术性配套,或没有达到配套的技术要求,这是导致便器漏水、费水的重要原因;二是便器在明示用水量下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冲洗功能,固体物排放功能、洗净功能、污水置换功能不合格;三是坐便器的实际用水与明示用水量不符;四是水箱安装位置不合格等。

    要解决目前坐便器的主要缺陷,企业需要在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下方面:一、充分理解标准要求。二、按照标准进行产品策划、设计、开发、验证;三、按报生产,制订合理的生产工序,控制生产关键环节;四、精细化管理,对安装、调试等环节实行标准化操作。五、严格检验,事实上,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六、不要一味追求低成本。七、要实事求是,不以次充好。

    另外,陶瓷砖的主要缺陷有:一、工作尺寸超差。二、吸水率与标准不符。三、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未达到标准要求。四、放射性核素显亮不合格。五、色差较明显等。陶瓷片密封水嘴的主要缺陷有:一、酸性烟雾实验不合格。二、流量不合格。三、密封性不合格。四、冷热疲劳试验不合格等。

    2011年是“十一五”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回顾“十一五”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展望“十二五”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以及阶级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将会孕育新一轮经济繁荣。

    “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重要议题,扩大内需,增强创新,推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等,意味着“十二五”将是陶瓷工业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度的关键时期。受到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将会表现出众多与“十一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及新趋势。朋友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陶瓷人还需要继续努力,让我们鼓足干劲,开创“十二五”新局面,共同为建设我国又大又强的陶瓷企业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