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中国陶瓷网讯(记者 尔东 报道) 12月7日—9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11年年会暨在福建厦门市翔鹭国际大酒店召开。7日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琉璃制品、陶板2011年工作会议在翔鹭酒店多功能厅举行。
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建筑琉璃制品分会秘书长 徐波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院长闫开放,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副院长苑克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建筑琉璃制品分会秘书长徐波等协会领导,以及包括福建美胜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声团,江西佳宇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巨林在内的数十个陶瓷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工作会议,秘书长徐波向与会嘉宾回顾了琉璃分会本年度的工作,并介绍了我国建筑琉璃制品、陶板行业的基本概况。据他介绍,我国建筑琉璃制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北京、山东、江西、湖北等省市,其中以福建晋江、山东淄博、北京、江苏宜兴等地较为集中。而国内的陶板大约有30多条线,日产(条)800-3500平米,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天津、江西、河南等地。目前市场预测需求量大约在8000万平米左右。而产量产值方面,徐波透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琉璃制品生产企业数大约500多家左右(西瓦60-70家左右),产量在30亿件左右,2011年销售额可突破40亿元,其产量同比增长了约20%,销售额同比增长了约40%。而陶板企业大约有14-20家左右(在建),产量在7000万平方米左右。
此外,徐波根据分会2011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为琉璃制品、陶板提出了相关建议。他提出,我国的陶和瓷的技术并不落后,琉璃制品、陶土板幕墙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目前幕墙市场欠缺的是推广。此外,价格方面是制约琉璃制品、陶土板幕墙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建筑琉璃制品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产品出口明显增加,“走出去”战略已见成效。
会上,与会代表就当前陶板产业发展速度过快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无序低价竞争、质量标准不完善、人才紧缺、节能减排、产品使用安全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进行了交换意见。其中“节能减排”、“陶板与瓷砖薄化”等热点话题,引起了现场一阵激辩。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