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王”新天地里创新业

来源:xxj 2005-06-16
阅读量:2314
  中国陶瓷网讯 在我国陶瓷行业,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四川威远“白塔”。这家创建于1979年的建陶企业,先集体,后国有,直到今天的股份制企业,在建陶行业摸爬滚打20余载,历经苍桑,自强不息,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年生产规模达4000万平方米,被业内人士誉为我国陶瓷业的“西南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却在民营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市”俱进,顺利进行了新老交接与企业改制,成为陶瓷行业的一棵长青树,迈入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改制改出新天地   8月28日上午,刚刚开完董事会的白塔新联兴集团公司董事长温建德在办公室热情接待了记者。他说,新联兴之所以能够延续昔日的辉煌,最主要的一点得益于与“市”俱进,得益于新联兴的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和其它国有企业一样,改制前的白塔同样遭遇了机制僵化、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等国有企业通有的弊端。在国有资本民营化的大环境下,白塔人抓住机遇,适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制,使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温董介绍说,白塔工业园区是一个以建陶工业为主,配套产业同步发展的大型建陶产品生产基地,是西南地区颇具规模的陶瓷工业园区。在威远这样一个并不十分发达的内陆县城,如此单纯的产业结构,工业园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稍有不慎,3000多白塔人将会同许许多多的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关键时刻的白塔人,顺应市场的潮流,用改制巧妙地解决了发展过程当中的这一“死扣”。   面对困难重重的国企改制,白塔人遵循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职工留尾巴、不给银行甩包袱的“三大原则”,采取“两步走”的改制思路,第一步先对原国有性质白塔集团和百舸厂职工签定终止劳动合同,了断身份,用企业的净资产量化成股份作为职工的补偿金;第二步对百舸厂实行股份制和白塔集团破产改制。温董说,白塔的改制始终坚持了两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明晰产权,百分之百了断职工的身份。   令白塔人引以为豪的是,3000多名白塔职工,充分认识到了企业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不是拿钱走人,而是选择了留下来,成为新白塔新联兴公司的一名股东。在改制过程中,只有200多人离开了白塔,这不能不说是国企改制的一个奇迹,也更进一步验证了温董的一句名言:“员工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企业的财富”。   就在记者前往白塔新联兴采访的前两天,记者到四川另一家知名建陶企业采访,这家企业的基础并不比新联兴差多少,但却因改制迟缓,目前已停产多月,与新联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是无数陶企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这一点,走在改制前列的佛山陶企蓬勃的生命力就是最好的佐证。白塔新联兴这位“西南王”巨人,也因与“市”俱进,再一次得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   内抓管理,外抓市场   最令白塔新联兴人自豪的是,今年以来,面对陶瓷市场一系列的困难因素,在山东、佛山、夹江等均有生产线迫于市场压力而停产之际,白塔新联兴所有的生产线却是满负荷生产。温董告诉记者,新联兴现有的17条生产线,自今年元月开产以来,一条也没有出现停产现象,基本上实现了产销平衡。在当前建陶业面临“严冬”之际,白塔新联兴人再一次为自己写了神奇的一页。 并没有多少优势的白塔陶瓷,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呢?   温董说,这主要得益于企业抓了两层管理:内抓现场,外抓市场。对内,抓好以质量、财务为中心的管理。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比价格,售价要比竞争对手低;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比质量,质量要比竞争对手好。对外,加强通路建设和终端客户服务。温董简单而又朴素的话语,提示出了市场竞争的本质。   服务,是今年白塔陶瓷打出的一张致胜王牌,将品牌战、价格战逐渐引向服务战。温董介绍说,公司白塔牌、麦氏牌、凤凰牌、百舸牌在销售公司的统一安排下成立了客户服务部,将服务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服务中让经销商感觉自己在增值,充分解决经销商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只负责把砖卖出去,其它的事情则全部由厂家来处理,譬如运输过程当中的出现的破损,公司会根据反馈立即派人调查,一旦属实,全由公司负责。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这些大家耳熟能详、并讲了多年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创新,但白塔新联兴人却靠着实打实的作风,将其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做足,赢得了经销商的肯定,增加了品牌的忠诚度。   诚信立市、网络营销,是白塔公司开拓市场的又一法宝。温董说,作为生产企业,不能货发出去了就不管了,完事了,还要替经销商想想这批货能不能卖得出去,通过经销商了解客户需求的花色品种和对产品质量的反馈信息,对承诺的东西就一定要兑现,说到就要做到。看似对经销商让利,实则最终受益的还是厂家。作为一个区域品牌,白塔瓷砖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但是,面对新形势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白塔人更进一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拓宽通路,充分利用“白塔”的品牌资源,提升产品的含金量。如今,虽然各大陶瓷产区的产品早已打破了区域限制,到处布点撒网,但白塔牌抛光砖、瓷片、外墙砖依旧牢牢占领着西南地区的各大工程市场,在消费者心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许多省市及国家重点工程园区的指定产品。   发展园区特色产业   从第一代白塔创业者翁航深手中接过接力捧的温建德董事长,如今已平稳承接了白塔新联兴这位“西南王”巨人的转型,迈入了个崭新的天地。发展白塔陶瓷产业园区,已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历史使命。依托母体单位威远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公司而建立起来的威远白塔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已发展成为以建陶业为主、配套产业同步发展的大型建陶产品生产基地。园区总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1平方公里,广东麦氏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威远金凤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威远朝阳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威远腾龙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威远正丰模具厂、威远思艺网版设计开发部、四川白塔厨卫公司、威远白塔门业公司等一批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改制后的白塔新联兴,开始着手整合园区资源,以期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集团公司坚持两方面的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运行机制,加强企业管理,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发展陶瓷产业链。继续坚持招商引资求发展的思路不动摇,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中心,用民间资金转换民间资本,用招商引资共享的办法,整合行业内外的资源,借助外力,广泛合作,做大陶瓷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良性发展的格局。   任凭岁月悠悠,白塔依然风流。   穿梭在庞大的白塔工业园区,车流如织,机声轰鸣,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型豪华展厅,展现出白塔新联兴人继往开来的迷人风采。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温建德董事长办公楼下的宣传栏内,记者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厚德载物忧天下,行健不息当自强”;“我们应该知道过去,不能数典忘祖;我们应该知道现在,不能夜郎自大;我们应该探索未来,不能闭门造车。”这,也许就是我们想一探究竟的白塔新联兴历经改制阵痛而焕发出新活力的最好注解。   自强不息、引领风骚的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以脱胎换骨的新面孔,百舸扬帆,绩达九洲,麦氏腾龙,金凤朝阳,新联兴业,必将继写“西南王”的神话。(王力)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