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威远朝阳陶瓷总经理詹琪
来源:xxj
2005-06-16
阅读量:2576
中国陶瓷网讯 2004年的陶瓷业,注定是一个多难的季节。陶瓷业的冬天已经来临。如何面对“冬天”的厄局,是陶瓷企业逃不过的一个“坎”。记者近日在四川威远朝阳陶瓷有限公司采访,却发现该公司产销两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一家地处西南、产品算不上高档、而且品种相对单一的企业,为何如“朝阳”般红火?该公司总经理詹琪的一番话,也许能够探寻出个中缘由。
记者:今年以来,陶瓷行业遭遇了严冬的考验,原材料涨价、电力供应不足、“限超”整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请问詹总,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将产品价格上涨一点?
詹总:现在根本涨不起来,而是怎么样下调的问题。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直上涨,但市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根本不敢提价。就是一个大企业、大品牌也是通过新产品和促销方式变相地压缩降价幅度。目前的瓷砖市场,不是价格问题,而是需求量的问题。但朝阳的产品并没有降价,而是在做好品质、花色和服务的同时,在市场同类产品中保持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如果说有什么变话的话,那就是过去执行的是一个出厂价,价格打几折对所有的用户都是一样的,现在则要一个一个地去谈,这当中价格就出现了一些不一致。
记者:佛山、夹江、山东的陶瓷企业今年背负的压力很大。朝阳公司地处西南,又是专业生产外墙砖的企业,请您预测一下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形势会怎么样?
詹总:形势很不好。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大幅降温,对陶瓷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据我们在市场上的了解,近1、2个月以来,地板砖、瓷片的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接下来就会影响到外墙砖。
朝阳公司生产的外墙砖定位在中档市场,虽然工程项目都是招投标选择供货方,但由于大部分工程是双包工程,建设、施工双方为了各自的利润空间,大都会选择低价位的产品。许多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扰乱用户,一旦竞标成功,在供货过程中就降低了产品质量,吸水率、几何尺寸、平整度等指标都大打折扣。
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山东、夹江已有不少陶瓷生产线停了下来,只是这些企业不愿意对外宣称罢了,有的企业只开1、2条窑。今年的12月份可能是一个坎,许多陶瓷企业有可能在此之前停下来。真正的原因是终端需求出了问题,与交通运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记者: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朝阳公司自今年元月份点火至今却一直产销两旺,请问贵公司是如何化解这种市场风险的呢?
詹总:一是不停地更换规格和花色品种。企业原来是以销定产,或者库房有什么货就向用户推荐什么,现在则是用户需要什么,你就必须生产什么。尤其是今年来建筑设计多样化,产品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如用户需要几十平方米的腰带砖,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在当前低价位大幅冲击的市场形势下,如果你不这样做,恐怕生产线早就停了。朝阳公司只有2条外墙砖生产线,但是各种规格、花色的外墙砖都能生产,这是我们全范围占领市场的根本原因。
二是做好对用户的服务。建陶产品的销售,有一个配套与跟进服务的特征。在外墙砖方面,福建砖也很有竞争优势,其产品送到成都市场,质量、价格跟我们的差不多。但是,在供货方面,我们的优势就一下子凸现出来了。不少工程在预算用砖量时,都没有太多的富余,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很多工程临近接尾差几十平米的砖,不少供货商就无法供货,或者供的货也与前批不同,不是有色差,就是规格不一致,做得不是很好。而我们在这方面特别重视,客户哪怕只差几个平米,我们也会按时供货或安排生产,把用户的需求当作我们服务的对象,从而靠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与支持。
记者:生产线不停地更换花色品种,会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也会提高生产成本。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詹总:更换花色品种,的确是对生产管理的一种考验。但我们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和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做后盾。我们的生产线,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都比较先进、合理,3机2线生产线,投产2年多来,还没有进行过大修,这得益于我们的生产工人平时的精心维护与保养。同时,企业内部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员工视质量如生命,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我们提出的口号是:“鞠躬尽瘁,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呕心沥血,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公司大量吸纳技术人才。许多陶瓷企业下岗的技术工人,我们都将其招聘进来,并给予其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可以说,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人,就是这个岗位的工程师,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石。
同时,我们加强技术创新。譬如今年5月份开始的“限超”,成为制约陶瓷企业的一大瓶颈,我们也同样遭遇了拿不到车皮的困难。联想到陶瓷是一个资源消耗很大的产业,我们就试着将瓷砖做薄一些,这样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对运输也有一定的缓解。当然,砖变薄了,品质却不能降低,还要耐心地向消费者进行市场推广。实践证明,我们的策略是对,用户经过使用,对我们的外墙砖反映很好。
记者:今年是陶瓷业的冬天,许多企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压力。刚才您讲了今年12月份可能是陶瓷业的一个分水岭,那么朝阳公司下半年有什么应对计划呢?
詹总:没有计划。可以这么说,安排的越好,死的越快,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变应变,把企业变成“野战军”。如果说以前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加以执行的话,那么,现在有企业则从过去的打固定靶变成了打飞靶,目标随时在变,就看企业有没有市场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下半年,除了进一步做好现有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外,我们将推出“红似火”品牌,期望朝阳的事业能够像“日出江花红似火”,待到来春“绿如蓝”。
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的进一步显现,陶瓷市场需求将会更加走低,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的销售业绩将会出现不同程度和下滑。但是,那些质量好、品牌响、利润空间大的大企业,将会更具抵御这种风险的能力,淘汰、整合是陶瓷业的出路所在。
记者:朝阳公司处于白塔工业园,在整个园区的资源整合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詹总:朝阳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个人投资的股份制企业,有单独的董事会。由于白塔陶瓷公司通过改制成立了白塔新联兴公司,由总公司负责整个白塔工业园区的产品销售、通路建设和宏观调控,因此,加强了整个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盟,形成了一种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白塔新联兴集团公司董事长温建德以其超前的思维、科学的规划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为园区内各个企业创造了一个资源共享的优良平台,并以其人格魅力鼓舞和感召着我们形成一股合力,以增加强企业抵御市场内险的能力。
目前,白塔工业园内包括朝阳在内的几大品牌都交由集团公司成立的销售部门统一对外销售,形成了网络资源、客户资源、品牌资源、人才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良性格局。既有独立的董事会,又有统一的销售部门,这是白塔工业园的特色,也是原先的白塔陶瓷公司成功改制的独到之处,其经验值得许多国企改制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