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你的脚步

来源:《建材周刊》 2012-11-12
阅读量:1105

    尽管第三季度国内经济GDP达7.4%,中国制造业有触底回暖的迹象,但整个建陶卫浴业仍然处在前所未有的冷冻期。库存加大,资金紧缺,效益下滑,已成行业普遍现象。导致行业如此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几个月笔者一直在苦苦思索,收集各种资料比对,努力探索其中的前因后果。大体上分析,外因先撇开不谈,主要内因在于“二大过剩”:生产产能严重过剩与建材市场严重过剩。过去多年盲目高速扩张引致产能急剧膨胀,已是昨日之因,大量的生产线关停、经销商撤离就是今日之果。有专家提出,中国制造业平均的产能过剩比例高达28%,也就是说接近1/3的产能是多余的,只能闲置在一边,不能发挥正常的效益。

    此外,建材市场过剩也是另一大主因。近年来,以兴建建材市场、搞活市场流通为噱头的各种房地产开发风云再起,不仅在一、二线主要城市,即使在三、四线中心城市,也随处可见建材市场扎堆,一个比一个规划气派、口号响亮,仿佛全世界都要跑过来买你的产品,可事实如何呢?招商难,销售难,据说有的建材市场除了保安与自己人,几乎见不到几个客户上门。有的开发商宁愿让建材市场日渐荒芜,或充个门面,也无所畏惧,只要周边的房地产炒上去了,就不愁赚不到大钱,因为通过先建市场的模式可以从政府手上拿到相当便宜的地价与各种优惠政策。如此一来,一方面产能严重积压,另一方面市场混乱无序,天天促销、恶性竞争,最终令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两头受压,进退两难。

    还有专家指出,2012年是中国进入低增长、高质量模式的转折点。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3年间,中国GDP的市场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处在高增长、低质量的初级发展阶段,各类社会矛盾凸显。而中国建陶卫浴业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远超出了平均水平,1992年的瓷砖产量统计约为3亿平方米,而2011年已达到87亿平方米,如此庞大的产能究竟如何来消化?

    2012年是中国建陶业的一道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烦恼,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困惑,谁能顺利跨过去,抱团取暖,成功活下来,谁就能赢得先机。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仍会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一定要首先放慢前进的脚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过快的速度、超常规的发展,推土机式的所谓市场经济,只加油门不踩刹车的一味蛮干,必将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带来极大的伤害。就像爬山一样,如果只顾登上山顶而忽略了山上的风景,那即使很快爬到了山顶,那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作者/罗青)

责任编辑:张建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