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车与大数据

来源:《陶城报》 2012-10-12
阅读量:1153


    曾有人调侃,中国的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类定期迁徙运动,也是对于铁道系统最好的检验。然而此次的高速节假日免费行动,却无意中成为了对于高速公路系统最好的检验,对于各大风景区统筹接待能力的最佳验证。

    联想到广州亚运会时,广州市政府推出的地铁免费乘坐方案最后亦以失败而告终,我不由得问一句,相关部门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尤其让人不解的是,在高速免费的前几天,每个收费站依然要照常发放和收取凭证,难道决策者就没有想到这样的措施毫无意义,而且会严重地阻碍车流吗?

    这种重大的失误,背后必然有着诸多原因,但我以为最重要的三个原因,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引以为鉴的:

    其一,制定决策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最终拍板高速公路免费的人,一定很少自己驱车上高速旅游,出行的时候大多享受的是专车开道的特权。

    推而广之,每个陶瓷企业的市场计划、销售目标又是制定的呢?功成名就之后的老板们,是否还保持着对于市场敏锐的触觉?是否能放手让销售总经理、市场部总经理拿出最适合的方案?自我感觉良好的神仙计划,推出之时便已经宣告失败了一半。

    其二,决策层没有反对声音,没有应急纠偏机制。高速公路免费的计划,动机是好的,但是很显然对于带来的后果与应急方案事先并无准备,通行免卡的补救方案直到第4天才出台。以此推论,其方案在内部估计并无非议,很可能是领导者提出之后便一致通过,也只能由领导者本人才能纠正。

    目前的陶瓷卫浴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当初白手起家成就霸业的一方豪杰,其传奇历史足以让后人敬仰,但亦因为这个缘故,下属们很难提出反对的意见,而一个企业的所有运营都集中在某个人的意志上时,内部的文化便很难活泼起来,程序上也将逐渐丧失纠偏机制。

    其三,涉及广泛的计划,事先必须通过预演。如果高速公路系统,能实施数据联网一体化,并根据多年的储存数据进行计算机的程序推演,那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便可以提供决策的参照,而不会如此被动。

    汪洋在前不久,给财政厅全体干部推荐了《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一书。的确,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创新,将是关系到战略决策的重中之重。

    而遗憾的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中国市场的诸多数据都严重缺乏可信度,这也是许多企业几乎从来不做数据研究的原因所在。互联网在很多中国企业的认识当中,依然停留在社交平台或者信息发布的层面上,但如何盘活数据资产,并由此制定正确的企业决策,才是根据现在,创造未来的最佳手段。

    对于陶瓷卫浴行业来说,究竟是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这个问题,或许一直是很多人为之纠结的一点。但现在看来,这些都仅仅是基础,而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个冬天,那些品质不过关的企业,和那些仅仅概念主导的企业,都将日益艰难。

    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一个团队的竞争,一个体系的竞争。坦白的说,陶瓷卫浴行业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治阶段:产品设计是去展会临摹,市场调查是去终端看别人的专卖店,平面设计是去百度扒图,经销商年会是请成功学专家打鸡血,业务拓展是拼酒加勾兑,企业管理是造神运动,等等诸如此类。

    感谢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它让我们统计网络流量和社交网络评论,以及监控出货量、供应商和客户的软件和传感器等———用来指导决策、削减成本和提高销售额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到的是,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当新的革命浪潮来临之时,是否能洞悉先机,率先应变?这得让领导者在权力掌控欲和决策标准化之间先作出艰难抉择吧。(作者/罗杰)

责任编辑:张建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