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公示数据

来源:《陶城报》 2006-06-30
阅读量:1436
     “中国名牌产品”工作已运行了好几年了,取得了树立品牌的引导作用。“中国名牌产品”三年一复评及重新申报,由于“中国名牌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因此,它诞生以来一直就被很多知名的和不甚知名企业热烈地追捧。于是乎够条件的和不够条件的一轰而上,争先恐后地填报,于是一个个真实的和不真实的所谓“证明”也纷纷出笼;原先就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要“小心”填报数据,而那些尚未入门的企业则纷纷祭起自己的“杀手锏”。 
      笔者从事建筑陶瓷行业,对本行业情况略有了解,但当打开申报名牌产品的公示数据时,还是大吃一惊,算开了眼界了:中国的陶瓷航空母舰终于出现了!并且一出就是两艘,年产量达到了1亿多平方米,产值近20亿元(好象卖得廉价了一点,不然完全可以突破40亿元的),但税收却没有跟上去;后起之秀们的销售量、销售额都大得惊人,3000万、4000万、5000万平方米比比皆是,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据熟知行业情况的人士介绍,该企业只有三条生产线),产量也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米,并且还缴了7000万元的税,厉害,真是佩服!这几乎可与当年大跃进时的情形相媲美,单窑年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创世界纪录)啊!据说还开到了国税、地税和统计局的证明,如果这些证明是真实的话,那就真不知道它是怎么开出来的。 
      再具体看看各地的情况。有一个南方省份申报的建筑陶瓷企业共有九家,缴税都很少,从几十万到几百万,最大也只有914万,但销售量却不含糊,全都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包括出口),4000万、5000万销售量比比皆是。另一个北方身份申报的七家建陶企业的数据也不可小视,其中有一家达到4000万平方米,二家超过3000万平方米,有三家超过2000万平方米,有全国交税最多的大企业——年缴税总额达1.4亿元!相比而言,上海和浙江省申报的三家建陶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都不很大(相对于其它省市申报数据),但是价格绝对有优势,纳税也比较大。业内资深人士估计,其中水分不大。 
     中国有建筑陶瓷企业上千家,总产量在25亿到30亿平方米之间,但申报名牌的这37家企业的销售量就达到15.23亿平方米。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这可能吗?中国建陶第一省申报的18家企业总销售量达到9.47亿平方米,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3。这样的话,岂不是好多企业关门大吉了? 
     在笔者的印象中建筑陶瓷年产量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就算大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也应算大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全国估计有10家至15家。但从公示数据来看,销值超过10亿的有32家,销售量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达31家,销售量超40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企业都有13家,这就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了。我为当前这样的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的氛围感到无比震惊。 
恳切希望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的专家们能下厂考察一下产区的实际情况,切实维护“中国名牌产品”的信誉。 
     社会在呼唤诚信,看来行业更需要呼唤诚信。“国家免检”已经做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但愿“中国名牌产品”能一路走好!成信
责任编辑:白秀芬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