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藏家展示的大盘瓷器正面。 藏家展示的大盘瓷器背面。 上周鉴赏的两件清代瓷器都有督陶官的姓名,专家称清代瓷器没有这种传统,属臆造品 在上周的鉴赏活动中,两位读者带来了两件风格相同、款识一样的瓷器,它们的落款都出现了清代御窑督瓷官工部郎中唐英的大名。不过,吴教授认为这两件瓷器都属于臆造品。 两件瓷器疑点甚多 两件瓷器中,一件是大盘,另一件是大碗。瓷器外壁为天蓝色釉,釉面晶莹透亮。底部粗糙,有火石红。口沿圆正,盘内绘有青花素彩缠枝花卉和果实。盘中心有双圈款,款识奇特,沿着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内务府唐英督官珠山御厂窑务制珍宝钦赐”,一边还有三个双圈方款分别为“大清雍正珍宝”、“皇清雍正御宝”,另一篆体印难以分别。 吴教授看后认为,这两件瓷器属于现代仿品中粗制滥造的。器物疑点甚多:第一,火石红极不自然;第二,瓷器的胎体和用料都十分差,不可能是御窑厂出品;第三,画工十分粗糙,画面没有整体感,用笔不流畅,所绘图案交代不清,不具有清代纹样特征;第四,清代瓷器的落款,碗类和盘类少见有落在内部的,一般都在底部,而且根本没有“皇清雍正御宝”类似提法。 唐英瓷器民间甚少 据介绍,唐英在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奉命到景德镇御窑厂。唐英任职期间官窑瓷器的生产,无论在数量、质量、艺术上均达到古代陶瓷史的最高峰。唐英既是景德镇御窑厂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能文、善画,擅书法、篆刻且又精通陶瓷工艺的专家。 吴教授提醒藏家,现在的仿品制造者,往往别出心裁制作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瓷器来糊弄藏家。历史上的确有唐英这个人,但唐英所督造的瓷器,必定是精品中的精品,而且清宫瓷器在入库后有着严密的保管程序和制度,即使后来流落民间也数量稀少。最主要的是,清代没有把督陶官的姓名落于瓷器上的传统。 |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