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俭:临近上海 看中国瓷砖与世界瓷砖的差距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2-04-21
阅读量:1968

斯米克瓷砖事业部总经理陈克俭

     上海乃海滨之城,人杰地灵,是东方第一颗明珠,被视为国际金融中心、时尚摩登,纵然拥有物华天宝,海纳百川。再次与斯米克瓷砖事业部总经理陈克俭先生相遇上海,我由对他的尊敬,变成对他的敬仰。独特的人格魅力,总让人抑不住内心的欣喜去跟随他去遨游行业高端思想。他说,“瓷砖是用现代技术去做艺术品”,不难看出,他爱陶瓷行业,他在用自己的热情做自己想做能做而有作为的事。接下来,就让我们探讨,一个热爱行业的资深人士、“玻化砖之父”陈克俭是如何看待陶瓷行业,又是如何经营自己热衷的品牌。

    上海临近世界,走在中国最高端

    中国陶瓷网:陈总,据我所知,斯米克刚创办时您就跟李慈雄董事长一手做起来的,请问为何当初会选在上海建厂?

    陈克俭:在上海建瓷砖厂,所需原材料都要从外面运进来,成本很高。但是斯米克为什么会选在上海而不是其他地方,因为上海最大的优点就是这里有非常好的人才,它靠近世界,靠近整个中国市场的最高端,只有这样你才能懂得客户的需求,开发出适合高端客户的产品。

    设计来源于生活,你不可能凭空捏造。我在陶瓷行业里组织开发的新产品还算比较多,之前在东鹏就开发了洞石、卡拉拉、纳福娜等等。为什么我在东鹏可以开发出这些产品,我创意的来源哪里?因为我有大把中国顶尖设计师的交际圈,就算我到了广东我的创意也是来源于上海,上海有八号桥创意园、四号仓库创意园,里面不但是有很多有创意的中国年轻人,重要的是还有大把国外的创意公司也在里面。

    瓷砖它最大的挑战是用现代技术去做艺术品,去做时尚品。如果你不懂时尚,不懂艺术,你怎么去做?你必须要经过艺术和时尚的土壤栽培。而上海,它一定是中国时尚最前沿的地方,是中国时尚和艺术的首都。
 
    中国陶瓷网:刚刚您也提到,在上海建瓷砖厂跟广东不一样,所需的原材料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那我想问一下陈总,在上海办厂成本一般会是广东的几倍?

    陈克俭:一般在3倍左右,在上海建一条窑一般要一个多亿,在佛山也就是四五千万。但工厂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必须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是你整个团队都要了解。比如,我八月份回斯米克,一下子可以研发出六大新产品。这个在广东是不可能的,他们产品研发周期相对会比较长。新产品开发首先是概念的开发,然后再是技术研发。在上海只要概念研发出来,便会有一大批人支持你,而在广东则会有一大堆人来怀疑你。

    中国陶瓷网:换句话说,是不是上海这块土壤会更适合打造国际品牌?

    陈克俭:对。首先,上海人很愿意在创意上做大投入;其次,华东企业的起点就比较高,看的比较长远。因为它立足中国,放眼全世界。而中国的大部分陶瓷厂看到的都只是中国,虽然它也会关注全世界,但是一般不会去学习。

 

    经销商的买卖就是我们的买卖

    中国陶瓷网:之前陈总您也说了,您一回来就研发了六大新品,请问耗资大么?

    陈克俭:是的,斯米克它本身就有很好的研发团队和精良的设备,在产品开发上唯一需要引进的是设计稿,之前我们引进了3.2mx2.4m的巨幅设计稿,六幅总共花了500多万的设计费。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上海人很愿意在创意上做大投入,虽然这个投入会很大,但是这个产品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最近我们“大料”又新增了几款新品,是由800mmx800mm拼接成的,规格达到了3.2mx8m。

    中国陶瓷网:您一回来就开始致力于新品开发,你认为产品研发和新品开发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克俭:产品研发和新品开发是企业的生命线,斯米克的宗旨一直是用创新的产品、优异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而我们做行销注重的则是品牌高度,那么品牌高度应该怎么建立?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品牌,顶级的产品创造顶级的品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客户认可的产品。所以我一直告诉斯米克的员工:顶级产品创造顶级品牌、展厅展示品牌、质量铸就品牌、服务提升品牌。

    中国陶瓷网:您现在回归斯米克,您的理想是把斯米克做成什么样的企业?

    陈克俭:我做事历来有信心,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斯米克带到一个健康发展的地步。之前斯米克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出现了亏损。所以我一回到斯米克,就花了六千万去开发新产品,另外还要花六千万去开发新展厅。

    中国陶瓷网:听说你们的新品推介会找了风水大师来讲学,请问为什么会想到风水这一块?

    陈克俭:风水实际上是一门学问,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它的研究就是怎样让家庭住的更舒适,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智慧与结晶。现在国外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的风水了,但是中国却把我们现代中式建筑的方向走歪了,慢慢地开始走欧美路线。比如说,我们房间里面要凉快一点就加空调,要热一点就加暖气,这其实是美国人的建筑思想。但是中国人的古老的建筑,利用自然的风向、自然的位置来达到冬暖夏凉,并且把能耗降到最低,所以风水是一种很深奥的学问。

    中国陶瓷网:陈总现在斯米克的销售模式,是不是直营店跟经销商两者结合?如果是,他们各占的比率是多大?

    陈克俭:两者结合,斯米克历来如此。我们经销商的比例比较大,我们会在一个中心城市建立一个分公司,里面包括物流中心、结算中心、推广中心以及市场部等等,但是这个以旗舰店为主的分公司,是以在当地发展经销商,在外发展总代理为主。

    中国陶瓷网:但是你在当地建立直营店,然后又去发展当地经销商,这两者不冲突吗?

    陈克俭:不冲突,发挥各自的优势。直营店是以发展客户为主,销售产品为辅。经销商还是以销售为主。直营店的建立,它的任务是建立地区品牌,为经销商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斯米克的品牌高度将由直营公司来创立的。那么,如何建立品牌?依然是那句话,第一顶级产品创造顶级品牌,第二个展厅展示品牌,第三个质量铸就品牌,第四个服务提升品牌。这四件事做好了,品牌的高度也就有了,销售自然就上去了。这就需要我们直营店去不断推广、展示和树立形象。

    一般来说,一个品牌的高度直面来看,就是它旗舰店的规模与档次。而现在我们斯米克的经销商还不具备这个财力、物力,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建。等我们直营店把影响力和渠道做起来以后,就由经销商去做服务。那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财力去为经销商做区域影响力、做渠道?因为经销商他做的买卖就是我们的买卖。

 

    中国瓷砖大而不强

    产能过剩不可怕,房地产现在市场越低,反弹就越高

    中国陶瓷网:陈总您进入行业这么久,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陈克俭:那肯定是,从各方面看中国瓷砖成长的空间还非常大,中国陶瓷也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中国陶瓷网:但是有一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有1495家陶瓷厂,3275条生产线,年产量多达110亿平方米(港澳台除外),这么大的产量要怎么去消化?

    陈克俭:产量不需要去消化,有买卖就开,没买卖就关,这个很好掌握。产能过剩并不可怕,陶瓷关停并不等于倒闭,等到有市场它又会点火生产。现在的市场前景还不是那么可怕,中国还有大把人拿着钱等着降价去买房子。现在房子卖得越不好,以后弹得就会越高,因为除了刚性需求,它还有很多隐藏性需求。所以,等到房地产活起来,陶瓷行业自然也就好做了。中国有三种社会消费结构,上海是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武汉市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结构、西部是贫穷国家的消费结构,所以我们任何产品都有它的市场所在。

    中国陶瓷网:可见陈总您觉得整个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那请问未来整个陶瓷行业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克俭:会达到或者超越国际水平,目前很多产品已经超越了,只是品牌还未超越。东鹏的至尊洞石已经超越了意大利,玻化砖中国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意大利,所以现在意大利现在干脆不做抛光砖和玻化砖了,去做釉面玻化砖去了,所以去年意大利的产量只有2.8亿平方米,不及中国的零头。

    微晶石的“价格战”在中国是自然现象

    中国陶瓷网:陈总,“大料”绝大多数是微晶石系列,属于微晶复合板的产品。今年开年以后,大大小小有超过30多家企业在做微晶石,你对这种现状怎么看?

    陈克俭:这个是好事。微晶复合板,中国可以说是全球做的最好的,所以我们很多机器都是引进意大利的。但是意大利的技术都比不过我们。越多的企业参加,竞争也就越激烈,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会随着加快。

    中国陶瓷网:你的意思是这么多企业进驻这个领域是好事?不担心“价格战”吗?

    陈克俭:价格战很正常,中国一旦生产某这种产品,这个产品领域必然会会引起价格战。因为任何一款产品,只要中国人能生产,一定会做成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并且历来如此。

    中国陶瓷网:微晶石虽然在10年前就有,但是兴起就这两年,它的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您觉得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陈克俭:它会继续发展,我们把它发展成“大料”就是一个新的高度。陶瓷它是用现代科技做艺术产品。首先它要有创新,创新是无止境的,因为艺术的创新是无止境。第二它要有现代技术,所以它的技术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这两个东西玩起来就非常好玩。

    中国陶瓷网:那微晶石是要往仿真还是仿生的方向发展呢?

    陈克俭:两个都要去尝试。你要做的更好,就需要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但是你要注意,能做不代表能卖,你要去做人家没做过又能卖的好的。创新比较容易,能卖就比较难,卖的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你对市场的客户需求拥有深入的了解;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深入的了解;对目前行业的技术水准能达到的能力;对客户的了解;对行业高度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了解。

    中国陶瓷网:那现在行业盲目竞争的企业比较多,你又是怎么看的?

    陈克俭:我觉得肯定是利大于弊。因为竞争的人越多,它的发展与创新就越快,并且大家都会去用心,顶不住的就淘汰。但是现在陶瓷行业的现状是,国内市场打得要死,跑到外面一看没对手。就像历史上的日本家电,日本家电在国内打得要死,当时三洋、夏普、松下、索尼、三菱等好多品牌打得你死我活,全世界一看没对手,所以日本家电发遍全球。但是中国的要害在于,它的创意还不行,技术的发展也没有做到最高端。这跟中国的教育有关系,中国能培养很好的工程师,却培养不了很好的创意人才。“学而优则仕”,中国历史上的“关起来”的思想就有问题,所以中国不善于培养动手的、异想天开的人才。

    中国瓷砖与世界瓷砖的差距

    中国陶瓷网:最近TOTO、乐家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进驻中国,这对我们国内品牌打造高端是否会有影响?

    陈克俭:绝对有影响。但是首先,它可以做一个老师,国外的瓷砖颜色用的特别好,中国人对颜色还在学习过程。颜色其实应该是第一关注的,而不是什么花纹、肌理、亮度和透度。

    颜色的正确运用,应该从墙面的两米以外来看,从而去判断这个空间需要用什么颜色来搭配,要出现什么主题,这个颜色又是否符合这个主题。家装它首先要协调,设计家装其实就是设计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为了漂亮。相比国外品牌,在颜色运用方面,我们就需要尽力多一点,学习多一点,脑袋更开阔一点。

    中国陶瓷网: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到现在,跟世界相比,它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的情况?

    陈克俭:一花独秀。目前全世界就中国的产量在不断的提高,这跟中国的经济成长有关。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很多品类的瓷砖都在不断的超过世界水准,比如玻化砖,中国的玻化砖是超越世界水准的。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品牌没有超越世界水准,不过我相信,顶级产品创造顶级品牌,慢慢来不用着急。

    中国陶瓷网:论产量我们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110万平方,那我们是既大又强,还是大而不强?

    陈克俭:大而不强,我刚刚也说了,我们的产品是强的,但是品牌高度和整体制造技术的能力还不够。举个例子,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顶级瓷砖厂是没有颜色号码的,因为他们的脑筋在于,只要是漂亮的东西就能忽悠客户,跟颜色号码无所谓,每个都能卖掉。

    中国陶瓷网: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哪些地方面?

    陈克俭:首先外观设计理念上有差距;第二,制造技术有差距。产品质量有差距,中国它只是个别产品做的比国外好;还有就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差距。

    其实除了技术、观念上的硬性差异之外,中国在软性推广这方面也有差,外国人其实很他们会推广、策划。美国的一杯可乐其实就是一杯糖水,他卖到全世界最好,你卖的过他吗?例如你身上的衣服,款式、质量做的再好,没有推广,它只是地摊货。这个就需要我们有世界眼光、世界高度。所以我一直说,广东的陶瓷业是看到的只是中国,这方面他们始终没有跳到全世界。

    在上海,当然目前我们也没有跳到全世界,但是在上海你可以看到全世界,你能很快融入这个氛围。一旦你进入这个环境,你就会知道他们的需求在哪里。出口再多都没有用,关键看你是不是能卖到高端,什么叫品牌?买的贵才是品牌。同样是出口产品,上海出口产品就比广东贵,而广东又比江西卖得贵。

    中国陶瓷网:就您个人而言,您觉得中国瓷砖行业应该如何去国际化?

    陈克俭:把设计理念、制造技术、质量和影响力这些都做好,到上海来,看看差距在哪里! (文/中国陶瓷网记者 尹芯依

    注:凡注明“中国陶瓷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陶瓷网(0757-825321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林飞雄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