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在企业工作,员工领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滨州一公司里,却出现了员工的父母也能同时领工资的新鲜事。从2007年在高管层实行,到2010年对7000员工推出,这家企业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500元的“孝工资”,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
给员工父母发工资,企业代替员工尽孝道,确实是件新鲜事,这充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崭新的企业精神,也是企业领导大聪明、大智慧的体现。表面看来,公司每月额外的拿出几百万发放“孝工资”是不小的损失,但是回报却不是这些钱可以衡量的。员工在正常领取工资待遇的同时,又得到一份直接发给父母的工资,既是一种精神鼓励,更解除了后顾之忧,必然产生凝心聚力的巨大效能,使生产力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正如一些员工说的,“孝工资”虽然不多,但让父母非常快乐和放心,自己工作起来也更有劲了。父母疼爱子女,却不愿意向子女求助,生活有困难也不想张口,而现在的年轻人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和孝道观念的淡漠,使尽孝变得被动甚至不动。公司直接发“孝工资”到父母手里,就破解了这种尴尬处境,使老人在得到经济帮助的同时得到精神慰藉,必然更支持子女的工作。领了5年“孝工资”的87岁老太太常对儿子说,“单位这么好,你一定得好好干活。”这与一些企业员工家属扯后腿比起来,是多大的反差啊!每月发一次“孝工资”,就是对员工一次现实的传统美德和企业精神教育,更是比任何广告更有效的广告,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发展效益。
一些企业想不到甚至根本不想这样做,就是因为思想上的偏见让他们放大了自己的权威,过分看重了自己的利益,把员工摆在了从属甚至敌对的位置,应发的工资还变着法的拖欠克扣,还谈什么额外的“孝工资”啊!小聪明吃大亏,招工难、扩展难成为影响发展的瓶颈。这就从另一面印证了“孝工资”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所以说,企业发“孝工资”的做法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正如公司负责人所说的:“‘孝工资’是企业替员工表‘孝心’,让员工工作得更‘舒心’,让员工父母更‘放心’,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一举多得。”“多得”,就包括企业顺风顺水地大发展。(段玉文)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