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罗南:将污染的夕阳陶业搬走,换来了环保的朝阳产业

来源:《佛山日报》 2012-03-31
阅读量:3134

    4年前,12家村属陶瓷厂关停,他们慌了:分红哪来?4年后,环保产业城建成,他们笑了:分红翻番。昨日,海盛东方国际环保建材城首期开张,罗南人开始分享产业升级红利。

  海盛东方国际环保建材城位于禅城区南庄镇南庄大道与佛山一环交界处。如今已有近百环保品牌商家进驻的环保建材城,4年前却是一连片灰尘滚滚的陶瓷厂。

  2008年6月,按照省、市产业升级要求,地处“中国建陶第一镇”南庄镇中心腹地的罗南村,12家陶瓷厂须全部关闭或转移。

  “那是罗南的一场大地震。”年近60岁的罗南村民陈爱球对那场风暴至今记忆犹新,他因此失业了。作为佛山最早的“亿元村”之一,罗南以陶瓷发家,陶瓷厂是集体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涉及全村7亿多元资产、每年七八千万的收入、500多村民的就业。

  最终,罗南人还是咬牙把陶瓷厂全部关停了。最后,罗南相中了海盛东方投资公司。该公司斥资12亿元在原有陶瓷厂地块上建设海盛东方城项目,包括商贸、酒店等。去年9月,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在佛山召开,省委书记汪洋看着海盛东方城的沙盘也不禁赞叹说:“漂亮!”

  昨日开张的环保建材城只是海盛东方城的一个子项目。罗南村党委书记关润尧说,仅此一项,每年将给罗南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且每年将递增5%。更重要的是,25年后,海盛东方城所有物业将归罗南村所有。 “罗南已经改变了靠陶瓷起家的过去,将污染的夕阳产业搬走,换来了环保的朝阳产业。”

  如今,陈爱球已经在罗南生态园找到了新工作,许多失业村民也将在海盛东方城重新上岗。去年,罗南人均分红达1.2万元,比产业升级前翻了一番。

  罗南村的变化只是佛山陶瓷产业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至今,佛山全市列入调整提升的298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一共关停转移、转产企业220家。一大批建陶企业关迁后,佛山陶瓷产业开始向“大陶瓷”产业方向发展,陶瓷商贸、研发、机械、总部等经济形态相继崛起。

  以前西樵山上每年只开一次花的丹桂,如今每年开花三次;消失多年的沙丘鹤、灰鹤等珍稀鸟类也重现张槎;南庄也由昔日的“污染重镇”变身生态新城,被省委书记汪洋称为“双转移”典型。(记者/廖武智 通讯员/任国升)

责任编辑:罗丽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