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文化建设成为当下的显学。
据云南地方媒体报道,借着聂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第二届昆明聂耳音乐节正式启动——去年早些时候,该市市委书记仇和曾经在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上宣布昆明要“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狠抓产业项目那样狠抓文化项目,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
政府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文化建设?
经济学中有一著名的“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经济学”。有人送狄德罗一件精美的睡袍,他很快发现自己陈旧的拖鞋严重地不配这件睡袍,于是他更新了自己的拖鞋;这时他注意到,华美的拖鞋踩在破损的地毯上是多么的暴殄天物,于是地毯的更新又成为迫在眉睫……随后需要更新的是家具、墙纸和窗帘,最后直至住房。
有观察家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运转,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有目共睹的,当外在的壳完成它的建设时,内在的核,就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配套与必须。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的城市文化记忆和特有的文化符号,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文化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强劲吗?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随经济行为而来的全球化趋势受到西方一些精英分子的质疑与反对,反对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每一个地方的人们正慢慢变得千篇一律和缺乏个性,“世界匀质化正全面发展,全球单一文化像一层油膜在全球蔓延。”愤怒而又不乏理智的知识分子明白无误地指证:匀质化的主要威胁来自于由美国公司领导和控制的全球市场,此外还有同样由美国垄断的、通过媒体影响全世界的无处不在以消费诱惑为主的物质主义文化。
比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旅游业中,游客的成份与目的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类似于富裕的、强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文化攻城槌的作用,他们乐此不疲地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享用着相同的文化快餐。世界很多发展中的穷地方,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需要而迷失自我。
我们建设自己的文化价值与体系,正是为了避免陷足于类似的泥淖。
如何用历史遗产让自己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爱尔兰都柏林的Temple Bar酒吧区是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和塞缪尔·贝克特曾经光顾的地方,一组颇具才华的年轻建筑师齐心协力,为这里恢复了昔日时光,这些建筑师努力避免修复工作将这片区域变成一种迪斯尼式的存在,而这正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常犯的一个错误。
这一努力的结果是,这个由酒吧、咖啡馆、餐馆和住宅所构成的区域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和经济增长值。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