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倒逼中国企业重视“劳动合同”

来源:《陶城报》 2012-02-19
阅读量:1279

    传统春节过后,季节性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使得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出现高度劳动力紧缺。一些制造业企业急于在春节市场淡季后开工抢占市场,餐饮家政等服务类企业也需要重新开张以迎接节后快速增长的需求。

  青岛市企业农民工占从业人员比重超过70%,当地预计节后用工高峰期岗位需求量达到15万个左右;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预计,今年一季度安徽省用人单位将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缺口约为20万人;在湖北等中部省份,因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也在当地面临较大的用工缺口。

  需求很明显,但问题是,没有丰厚的薪酬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他们将难以从其他虎视眈眈的同行手里抢到足够的工人。

  在济南人才市场,贴出招聘需求的 近20家企业多数都明确表示,一经试用合格将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确定为员工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是中国许多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按一定比例固定缴纳的福利,但在一些流动性较大的企业里这些待遇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十余位求职者表示,稳定的工资收入需要一份合同来明确,这可以尽量避免包括企业拖欠工资在内的一系列纠纷,也可以在发生纠纷时有足够的法律依据维权。

  尽管从中央到各地各级政府均在大力整治欠薪现象,但拖欠工人工资是造成很多求职者安全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劳动合同”远比口头许诺的丰厚待遇要可靠得多。这也正是当前大面积用工荒下,中国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一大法宝。

责任编辑:罗丽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