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於优明家里收藏的瓷器 於优明仔细检查装修中的博物馆设施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在杭州,有一个叫於优明的人,16年来,他从一个对古瓷器毫不懂行的门外汉,到如今成为一个收藏有1000多件明清瓷器的民间收藏达人。在他收藏的瓷器中,已经有28件经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250多件为三级文物。
这段时间,於优明正紧张筹备他的“杭州土火斋古陶瓷博物馆”,上下两
层楼1200多平方米,他想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部分精品展示出来,让杭州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到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如果於优明的古陶瓷博物馆开馆,它将是杭州第一家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私人博物馆。
商铺不租要免费展示藏品
於优明筹备的杭州土火斋古陶瓷博物馆,在秋涛路杭州九堡服装辅料市场楼上。楼上共安排两层为博物馆,一层布置有3间展厅,上面一层为休息室。展厅内走进去,展柜、射灯都已经布置好,工人们正忙着清洁地板瓷砖的灰尘。
入口处的墙上,就有这样几个硕大的字:传承历史文化,欣赏人类精华。
“这里最多只能挤出120个展位,根本放不下很多宝贝。”几年前,於优明就有了开设私人博物馆的念头,他希望能有一块地,单独建造一个博物馆,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最后,他只好在自己的市场留出部分商铺空位,展示自己多年来精心收藏的宝贝。
於优明说,选在这个黄金位置开博物馆,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参观古瓷器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面积不够大,但地理位置好,是九堡的核心段,周边商场、超市密集。”
十六年前开始收藏明清瓷器
博物馆还在筹备中,於优明收藏的瓷器如今都堆放在家里,书房里尤为集中。除了陈列架上摆满了瓶瓶罐罐,地面上摞得高高的也全是一个个装了瓷器的盒子。
为什么会从开公司办企业,转而改为古瓷器收藏?於优明说,他一直都很喜欢古瓷器。尤其是清代,堪称中国三千多年制瓷技艺的巅峰,不仅制瓷工艺非常成熟,还有很多创新。所以,还在办企业时,他特别留意清代瓷器。
1996年,於优明去香港时,无意中走入香港著名的天明楼。一进门,他就被里面收藏的各式各样的古青花瓷器深深吸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有幸结识了天明楼的一位专家,聊天中,对明清瓷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明清瓷器念念不忘。
回到杭州后,他一方面浏览各方面有关明清瓷器的书,甚至开始看一些历史、文博专业的教材。书架上《中国清代瓷器图书》《中国清代瓷器鉴赏图录》等书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他还和很多著名的拍卖公司取得联系,每当拍卖公司有他中意的明清瓷器准备拍卖,不管身在哪里,他会第一时间赶到,将喜欢的心头好收入囊中。有一次,他在吃晚饭时,看到拍卖公司寄来的书上有一件他一直寻求的瓷器,“后来,我了解到,是拍卖公司从英国收来的。”第二天就赶飞机到北京,把这件国外回流的古瓷器买回了家。
於优明说,刚开始收藏瓷器时,他一年能买进一两百件。每件自己喜欢的瓷器带回家后,抽空总会一一拿出来细细品味。几年下来,他能够通过瓷器外观判别出产年代。
只买不卖要做国家收藏的“补充”
这些年来,於优明收藏的瓷器已有数千件。他说,他收藏瓷器,最看中的还是瓷器身上承载的文化。
他说,清代的官窑或民窑,由于当时的朝廷鼓励,瓷器的样式和题材丰富。在他收藏的古瓷器中,官窑瓷器有150多件,其余大部分都是民窑烧制的瓷器。
为什么要选择民窑?於优明认为,相对于器形、图案等都有严格要求的官窑,民窑更能体现当时的市井百态,是明清民间文化的真实写照。同时,从工艺上说,清代民窑的烧制工艺也已经非常高超,并不逊于官窑的瓷器。
如今,於优明已经把他收藏的上千件古瓷器中的部分,整理成了四个系列:清朝官窑系列、清朝民窑系列、康熙文化系列、明代瓷器系列。去年7月,於优明藏品中的130多件经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的清代康乾雍三代官窑瓷器,还受浙江省博物馆邀请,在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聚珍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特展。
在於优明收藏的上千件明清瓷器中,已经有近300件被鉴定为国家二、三级文物,每件都价值不菲。当年他花几万元买的瓷器,到如今一般都飙升到几十万、上百万。有一件几年前於优明花五六万元收藏的清代瓷器,在最近一次的拍卖会上,同类的瓷器已经拍出两百多万的价格。
有古瓷器爱好者找上门,想从他这里收几件,他一口拒绝了,“如果我要卖的话,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於优明说,他更想做的是做好国家瓷器收藏的 “补充”,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明清时期的瓷器,目前国家官方博物馆收藏得比较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2012-02-15
於優明老师;本人现收藏有三淸时期,宫廷,及民间民窑瓷器藏品三十多件,苦无逢[伯乐识马],於老师如有幸趣扩充古瓷藏品,有闲请移歩福建泉州一览,定不负此行!敬礼!QQ2654668361邮箱;aptozn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