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材料吕贵民:寻找差异化空间 五年完成战略转型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1-12-30
阅读量:2541

   2012年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但2011年的陶瓷“热潮”还在继续。陶瓷寒冬漫漫长,而市场上,新型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依旧层出不穷,一如百花争艳的景象。那么,企业该如何筹备“棉衣、干粮”过好这个冬天,未来发展之路有如何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金鹰无机材料企业总经理吕贵民。

金鹰无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贵民

      中国陶瓷网:吕总,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中国陶瓷网的采访。今年已经是金鹰企业成立的第12个年头了,能否说说这些年金鹰企业的变化?

    吕贵民:金鹰是1999年成立的,成立之初,我们企业定位要做的是行业内优秀的产品。经过12年的发展,金鹰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金鹰企业已经发展了多家下属企业:佛山三水乐平分公司(生产制造中心)、佛山产禅城区分公司(营销中心)、佛山(金鹰)陶瓷装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佛山科技学院共建)、佛山金鹰凯米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等。

  同时,我们正在筹备新工厂的建设,刚刚签署完土地合同,整个新厂区的规划、生产线的铺设计划都在筹备当中,计划春节后开始动工,新的工厂占地一百亩,分为两个大块,生产的产品包括陶瓷喷墨墨水、熔块、色料等等。计划投资建设的高档无机色釉料生产线加工基地项目,生产运营启动后,产能规模将跃居国内同业前列。

    中国陶瓷网:金鹰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您觉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吕贵民:每个企业都希望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所谓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根据自身资源、实力来定位的。有些强调研发实力,那么就原创实力强。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做不到的。在我看来,同质化严重环境里,你的产品能在行业里有个相对比较优势就不容易了。

  2000年的时候,金鹰国内的色料这块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然而当时我们定位的差异化:就是在产品品质上向国外靠近,价格上和国内中档产品接近,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我们还会有独立的生存空间。目前我们很多东西都不能原创,大多在消化吸收别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做行业主导,尤其是和欧美、西方意大利一些国家的对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原创方面努力,我们大部分企业规模都还小,包括我们陶瓷行业,我们肯定要在原创方面不断努力。最近几年我们都在转型。

    中国陶瓷网:转型是朝着怎样一个方向,为这个转型企业又做了哪些努力?

    吕贵民:金鹰做了这么多年不能只停留在生产色釉料上。首先,在行业里大家的支持下,总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转型方面则是一个“未来的五年规划”,该规划将引领企业从单纯的生产色料到给陶瓷企业提供全面配套服务。在实际操作这方面,将是涉及整个陶瓷行业的研发,更多的以陶瓷厂为重点。

  目前我们推出了喷墨打印色料和墨水。墨水已经突破了,喷墨色料研发已成功,但未开始大面积推广,部分合作陶瓷厂已试产。我们的墨水同国外最大的差别是价格,这能减轻国内很多陶瓷企业的成本负担。

  另外,我们研发了一次烧的抛晶熔块,现在微晶砖的燃耗多,需要两次烧制。与一次烧相比较,两次烧制燃耗大,工序繁,成本高。我们在研发上已经成功,产品初试也没问题了,大生产转化之后,明年上半年就推出来。

  开展国际合作,前几天意大利的工程师就到我们企业做指导。不管市场上出现什么东西,我们能参与市场,引导新产品的出现,这些都是我们转型的方向。

    中国陶瓷网:既然研发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推广工作如何进行呢?

  吕贵民:我们的重点是把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现有的营销体系这三大块整合在一起。目前同行最优秀的企业都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专业市场推广公司。我们将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全面覆盖差异化产品,做别人不一样的;同时追求产品质量,做到“既专又精”;促使产品形成规模化,利用研发把成本降到最低。

  我们更多的考虑是做强研发,做好市场,集中推广几个有代表性的产品,以此作为一个市场雏形,立足整个市场资源,为陶瓷企业提供服务,覆盖整个产品的设计、全线的调整服务,再到未来后续的持续服务。

     中国陶瓷网:目前陶瓷行业人才显露缺乏态势,谈一谈您对于行业人才的看法。

  吕贵民:一个企业的发展,人才是基础,如果企业缺乏优秀人才,那肯定是无法支撑下去的。金鹰企业人虽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好的企业,需要好的企业文化,同时建立好的企业机制,给予员工优质的工作环境,这样员工才会在工作和生活都感到开心。

  我觉得,现在行业缺工现象是存在的,其中与企业和人才两个方面的因素脱不了干系。企业要尊重员工的意愿,深入了解员工需求,尊重和了解他们的想法。把他们对时代的诉求放到环境里来。那么,企业用人最看重什么?是为人的诚信,技能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到一个环境里,只要给他一个好的平台,没有理由不进步。(图文/中国陶瓷网记者 严张)

注:凡注明“中国陶瓷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陶瓷网(0757-825321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严张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