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涨价声

来源:陶瓷信息 王力 2005-12-15
阅读量:1053

近日,佛山个别企业打破了连续多年来陶瓷产品价格一路走低的态势,首次逆势走高。抛光砖、仿古砖价格终于缓慢地走出了价格战的泥淖,涨价幅度大者近10%,成为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
去年的电荒加上原材料涨价,就有企业提出瓷砖价格应水涨船高、顺势上调,但最终不但没有涨成,连一些知名品牌也反而降价促销。曾有热心人痛心疾首地呼吁陶瓷企业应抓住机会对瓷砖涨价,但终究没有涨成。市场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企业只能在一次次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借势形成一个个价格浪峰,接下来便是持续而又无奈的退潮,开始酝酿下一轮的新产品价格高峰。
面对持续上涨的原料和愈显艰难的电荒、油荒、煤荒、民工荒和运输成本的上涨,成本就如一个套在企业脖颈的绳套,越来越紧,逼得企业只能一步步走向薄利甚至亏损的边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倍感艰难的陶企,终于在这个春季鼓起勇气,主动出击,扼住了市场的咽喉。
不但内销的价格开始破冰上涨,而且外销的价格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这是多年来行业内所没有的现象。是行业更趋成熟、更加理性、主动适应市场的一种表现;是成本的刚性上升带来的最直接、最无奈的现实选择。
佛山是国内建陶业最大的生产基地,此次先知先觉的价格上涨,必将带动国内其它陶瓷产区的价格调整,这对整个行业而言,无疑是今年春天最可喜的声音。事实上,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将成本上升和利润摊薄转移到市场终端和消费者身上,但正如广东省陶瓷协会副会长陈环所言,一个行业的赢利如果长时间且大面积徘徊在成本线附近,那是非常危险和脆弱的。
虽然此次涨价仅为佛山地区极少数企业,但却透露出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那就是我国建陶产品价格已到了成本的边缘,是到了开始反弹的时候了。当然,此次个别企业的价格上涨,虽不会引发整个行业的价格调整,但却给企业如何利用价格杠杆主动地适应市场来谋取行业的利益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让我们为那些率先涨价的企业鼓掌与喝彩。


 

责任编辑:admin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