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恤年之将衰

来源:《陶瓷资讯》 2011-12-07
阅读量:2021

  《陶瓷资讯》报发起的“激扬瓷都情,爱我母亲河——千年昌江万米游”公益活动,于今年7月23日如期举行。《陶瓷资讯》报的56岁社长喻镇荣,以14300米的游程,创造了昌江甚至是内河长距离游泳的纪录。

  对于喻先生的这一壮举,笔者一直在关注。

  汉朝徐幹在其《中论·修本》中说:“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喻镇荣老当益壮, 不仅为后辈作出了榜样, 也让我这年逾70的快乐老头自愧不如。

  徐幹说君子“忧志之有倦”,点出了吾等上了岁数的人,对社会、对事业往往表现出倦意,实属“不恤”。不值得同情与怜悯。

  8月底的一天,喻镇荣君约笔者与安文江兄、刘小明兄等人,去鲍国演义饭店小叙。喻亲自驾车接我。一上车就问笔者“作好20年工作规划没有”?听得我“一头雾水”。我说我已退休10几年了,“还要干20年不成”?他说:“过几天你看看我们报上介绍一位‘老企业家’ 的通讯,就明白了。”

  9月9日,笔者果然在《陶瓷资讯》报上看到金草写的一篇通讯:《‘你再过两三年来看,这里又将有一片新厂房’》。

  文章记录了东南亚某国一家大型陶瓷企业的老板,高龄87岁,仍然亲自经营着两家有9条墙地砖生产线的建陶厂,和一家卫生陶瓷洁具厂。三家企业都在红花绿叶包围之中,厂内不仅有大量的树木和花草,还有山包和水塘,原生态保护良好。

  这位老人每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 5点钟到厂上班,检查生产情况,发现了质量问题,则挑出几块有代表性毛病的瓷砖拿到厂房门口的案台上。早上8点钟交接班时,这位老人就请干部们过来观察这些瓷砖,讨论解决办法。老人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睡觉。每天工作12个小时。

  老人家还在中国大陆办了陶瓷厂,在澳大利亚有一片3小时车程也走不完的地产和一万英亩的赛马场。事业跨越了大洋和多个国家。他当然不会局限于在这个国家上班,每个月还要往返于澳洲上班,穿梭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而飞到这些遥远的国家和地区,他都是孤身一人来去。79岁的时候,他还独自开车上班,后来因为遇过劫匪,才有了司机作陪。

  笔者一边看,一边与自己对比,顿觉汗颜。心想,这老喻真有心计,请我等几人吃饭,怕不是为了约我们给报纸写专栏?又是鲍鱼又是红酒的,推却不掉就以“年纪大”为由婉言拒绝。但后来又看了几篇介绍老人“不服老” 的文章,只好“臣服” 于他了。

  9月15日,笔者又在网上看到《城市晚报》的一篇文章《95岁老人会上网还能聊QQ,每天生活都很充实》。

  这位窦姓老先生今年95岁了,经常会坐在楼下晒太阳,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身体十分硬朗,就连爬10层楼也难不倒他。不仅如此,老人还偶尔会把精力转移到网络上,打“扑克”、看新闻,只要他想做的都会努力做到。

  未几。

  11月7日,网上一篇《晶报》的文章《深圳弘法寺方丈105岁,生活完全自理关心时事》。让我震惊了!

  在深圳仙湖弘法寺的方丈室里,每天都有不少信众前来结缘。方丈目光淡定,声音洪亮,常与周围的人谈笑风生,方丈室不时传出朗朗笑声。

  本焕老和尚虽已百岁有五,但身体硬朗,生活完全自理。每天早上四点十八分准时起床,念经坐禅到七点,晚上九点准时休息。

  他勤俭节约,生活非常简朴,每餐都会用勺子将碗底刮几遍,生怕漏掉一粒粮食。在他眼里,浪费一粒粮食都是有罪的。老和尚总是说:“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福报。这也是佛家的清规戒律之一。”

  老和尚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平时一副“老顽童”的做派,可念佛修行的时候则一丝不苟。虽然身在佛门,但是他时刻关心时政大事,每日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得到安乐。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让小和尚念读他订阅的《参考消息》,而且整份报纸所有报道都要“一一过耳”。

  本焕老和尚用一生的修“行”来证明自己续佛慧命的决心。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曾率弘法寺僧众多次参加支援全国各地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修建学校和医院,支持“希望工程”和社会福利事业。

  对照这些老前辈,笔者真的服了喻镇荣。

  看来,只有笔耕不辍才不负喻兄了。

  好你个喻镇荣!

责任编辑:张芙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