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是世界难题

来源:《陶瓷资讯》 2011-12-07
阅读量:1237

  笔者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讲诚信的文章,却迟迟下不了笔。

  因为“诚信”二字浅显易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2600多年前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已在《管子·枢言》中写道“诚信者,天下之结(关键)也”;东汉年间成书的《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孔子的论述,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等。

  进入现代,每个人从小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均含诚信内容。“不要讲大话”、“不要欺骗别人”、“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等等教诲代代相传。

  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单位或一个人,被人指摘为“不诚实”、“不守信用”,十有八九会跟你急。他们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辩解;会千方百计搪塞过去。硬是要将自己装扮成“诚信单位” 、“诚实的人” 。

  所以,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要写得好,写得有新意,写得对读者有启发是很难的。

  众所周知,一方面不讲诚信,一方面又装成诚信的样子,是时下社会上最为普遍的现象。比如有的企业设置的电子打卡机,就能让人看出这种现象。

  此话怎讲?人们只要稍为留意一下,不难发现有的员工一大早先来打卡,然后跑出去买早餐、喝早茶;有的早上打完卡,全天不见人,到晚上很晚了又回来打卡;有的人干脆托人代打卡。凡此种种,不正是不讲诚信又假装诚信的真实写照吗?

  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通过各种媒体和消费者委员会揭露出来的一些企业、商业机构和个人,以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社会上其它坑蒙拐骗的事更层出不穷。所以说,诚信问题确实考验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

  时下,每当媒体揭露社会上不讲诚信的事件,总会有人出来说“你看人家外国人,就是比咱中国讲诚信”。似乎不讲诚信成了“土生土长”的“中国特色”。

  笔者对国外在这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确有一些人,仅凭一些想象就以为外国人似乎真的都比较讲诚信。而媒体关于两宗科学家造假的报道,彻底改变了笔者的看法。

  一是2006年12月24日的报纸报道,韩国“克隆之父”首尔大学生命科学家黄禹锡,2004年2月声称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而真实情况是他伪造了干细胞样品,“克隆之父”是假的;

  另一宗是有克隆羊“多利”缔造者之称的苏格兰籍科学家伊恩·威尔莫特,2007年3月7日承认1997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该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首项的克隆羊“多利”不是他克隆的!

  两宗科学家造假丑闻,说明外国人也不是个个讲诚信的,说明讲诚信是世界难题。

  靠造假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名与利,得到各种各样好处的事,尽人皆知。所以,说一套做一套和明里与暗里判若两人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有时讲真话、做真事反而吃亏、倒霉的教训太多了。所以,要营造诚信社会、诚信企业、诚信个人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清人王夫之“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说的太好了。讲诚信不管有多难,终归是要提倡的、要实行的。不能让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吃亏;也不能让不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人捞到好处。这样才能让诚信立业、诚信立人真正立起来。

责任编辑:张芙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