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11月3日通过国泰君安的赵先生和来自元钛基金的邵先生在一起见面,邵在上海管理的这只美元基金,其主要的出资人来自欧洲极富盛名的宜家家居的IKEA家族,作为欧洲有上百年历史的古老家族,他们的钱也是很“老”的。他们家族拿出一部分来做一个资产配置的安排,于是有了元钛这样的主要投资于一些退出时间比较长的项目的基金。与绝大部分的要求时间短高回报的投资不同,他们的基金首先会把这个企业的人的选择列在第一位,如果经过考察,认为这个人选择的这个行业是可行的。那么,他们可以和创始人绑定在一起长期发展。如果计算复利回报的话,在欧洲,30%的回报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那么在我们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一般般了。对于他们而言,有10%的回报已经很快乐,对于我们而言,30%的回报也未必会带来什么令人兴奋的回报。
道理很明显,当你只有100万的时候,你总是觉得这点钱太少了,恨不得它以翻倍的速度增值,所以在这个阶段,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和投资模式是命中注定的必然;相应的,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很大的盘子的财富的人而言,他们的盘子由于基数很大,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资产的安全。至于回报,有10个亿美金的资产的时候,每年10%的回报的时候,那也有一个亿的收益了。所以,不同的钱,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有不同的回报要求。
财富与快乐,是一个涉及人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的大命题。而其中,对于财富的态度和如何获取财富,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取向,因此,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不论大家对财富和快乐的理解如何,总有一些具备普世价值观的东西引导着我们基本的动向。
对于这些老钱(OLD MONEY),他们已经可以从容的接纳很多从容赚钱的项目了。比如一些早期的项目,主要是这个创业的人他是否是一个做企业的料子,是否把做好企业作为自己的心无旁骛、专心投入的事业来做。道理很简单,事情都是人做的。只有合适的人才能做成好的事。这些就是投资的基本准则和投资的最重要参照标准。事实上,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家族企业都在成功的企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基本上都来自于企业的创始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比如,宜家家居,其创始人坎普拉德就是典型例子。1943年春天,他就决定在去哥德堡商学院上学前创办自己的公司,而由于只有17岁,申办公司必须首先得到监护人的许可。于是,他求助于叔叔。他的叔叔没有认为他的举止可笑,没有嘲笑他痴心妄想,而是停下手中的活计,将坎普拉德引进家中的厨房,先给他倒上一杯咖啡,然后坐在桌子旁说:“孩子,你仔细讲一讲,你究竟想办个什么样的公司。”当坎普拉德将心中的计划全部讲一遍后,叔叔沉思了一会,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个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宜家。
为了降低成本,坎普拉德从不惜在设计上花功夫,所以他们的东西很好用,但是又不贵。宜家的邦格咖啡杯至今已进行了三次重新设计,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在一个货盘上多装一些。经过三次设计后,能装数量分别为864只、1280只和2024只。由此而诞生的自组式家具,成了宜家成功的秘密之一。
与其他零售商不同,宜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控制哪怕是全球最大的家居产品渠道,它更希望自己的品牌和专利产品能够最终覆盖全球。宜家首创了“一体化品牌”的模式,实现了制造商品牌和零售商品牌完美融合。基于这种理念,宜家一直坚持由自己亲自设计所有产品并拥有其专利。每年,有100多名设计师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以保证“全部的产品、全部的专利”,以实现所有产品均由“宜家制造”的目标。甚至,宜家市场一般都是自己买地建造。“从某种意义上讲,宜家是世界上惟一一家既进行渠道经营又进行产品经营并且能取得成功的机构,他的‘一体化品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利整合产业链的关键。”而对于他们而言。之所以能够如此热衷于此事,关键还是在于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热爱,就热爱了几十年。
但是,对于他们的后代而言,能够继续传承他们的父辈的企业家精神的人未必会代代出,这一代是企业家,下一代可能就是艺术家。所以,企业不一定交给自己的子孙打理,而是要交给合适的人打理。这样,通过信托的方式,让自己的子孙可以享受到自己创造的家族资产,而又让企业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无论对于谁,都是快乐的。
现在,第一代的企业家,不知不觉的走入了退休的年龄。而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有些心甘情愿的接收了父辈交过来的权杖,而有些人,则在被迫无奈中接受了这份沉重的责任和重托。于是,财富并未给他们带来快乐。企业也许就在这样的不快乐中,变得也不再令人快乐。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