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2006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因此,2006年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趋于下降,消费结构也将有所调整,消费增长态势也将继续减弱,增幅可能回落。
预计2006年国内钢材价格走势仍然难有强势表现。目前市场虽然有价格回升反弹的自然要求,但回升反弹的幅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全年基本态势将维持低位运行。虽然价格水平不会有较大回升,但走势的稳定性将增强,平稳运行将是2006年价格走势的基本特点。形成这个基本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国际市场上看,目前已进入高位盘整,后市有望进入稳健运行;二是从国内来看,经过2005年长时间持续下跌,高价位蕴含的高风险因素已得到充分释放,甚至是彻底释放。另外,随着外部因素的逐步明朗,市场心态也趋于平静。
尽管初步预计2006年钢材市场总体稳定性较2005年有所好转,但市场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可小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钢铁工业新增生产能力强劲,2005年约新增7000万吨,预计2006年还会有较大增加。新增产能不断释放,特别是集中释放,将加剧国内钢材市场供求矛盾。二是国际市场对国内产能的消化也充满变数,不可高估。主要原因包括:美、欧、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2005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钢材需求增势减弱;2005年我国对钢铁行业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其政策效应还将在2006年进一步显现;随着我国钢材出口增加,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从国家政策导向上来看,也不支持大量出口,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些出口变数,预示着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较快增长的局面可能会发生转变,国内钢材低价竞争的局面也将会随之进一步加剧。
总之,对2006年的钢材市场形势,要密切关注国内产能变化、进出口变化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市场形势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