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背后的危言耸听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1-09-21
阅读量:1209

    有件事情我想不通,为什么对欧盟反倾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动不动就被冠以生死考验、倒闭之类的言辞?是真的到了这一步吗?还是一些传播者在用这样的言辞来吸引眼球,最终导致集体以讹传讹?!
 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初裁结果初步定为对中国企业加收73%关税。这显然是筑起了一道高墙,令众多出口欧盟地区瓷砖企业望而却步。尽管如此,事情也没有那么可怕,并不会像某些传言说的那样,中国将有15%的企业面临倒闭困境。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样的谣言在我国陶瓷砖对欧盟产品出口量不足产值的1%的现实面前,已然不攻自破。更让我觉得可笑的是,去年竟然有谣言称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会以美国为参照国,向中国陶瓷企业征收430%的惩罚性重税。

    现在,这一谣言也已破灭,即使在未来的9月终裁,也无可能。我们可以想想,430%的重税,说明没有一分钱可赚,还要连产品外带几倍价值的真金白银赔给人家。这是反倾销吗?这是绝交!

    但这样的谣言竟然在中国陶瓷砖行业,在中国的少数人发出后经一些媒体快速传播、扩散。人云亦云,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当所有媒体几乎千篇一律地用类似“欧盟对中国陶企征收73%临时惩罚性关税”的标题发文时,我坚持在本报新闻中重提过去关于430%重税惩罚的谣言,并以此为标题。我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很多人曾经过激了,曾经参与了一次未经理性思考和没有责任意识的舆论传播。更有甚者,将更为沉重的言辞制作到标题当中,诸如“中国陶企面临生死大考”等。即使这样的文章被不明内情的大众媒体转载,也不代表这样的危言耸听就是成立的!

    即使这样的标题和措辞吸引了众多读者和网友,也不代表你的新闻作品代表了责任和理性,不代表通过文字炮制的话题可以让人对你肃然起敬。相反,真相和事实依据被摆在我们面前后,我会扇自己一个耳光。

 但是,我们的行业媒体不能跟着起哄。我们是有数据的,我们是可以摆事实说道理的。尹虹博士的专栏文章、本报今期的头版头条新闻、更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有相当一部分是达成了“欧盟反倾销影响并不大”的共识。

    因此,学会辨别信息和理性分析、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芸芸众读者中,有很多人是将我们的传媒视为真相和真理传播者的,倘若我们因为缺乏信息分拣和理性分析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甚至言过其实,那样的结果是何等的不堪!

    回到欧盟反倾销事件上来,有人称欧盟市场10亿平方米瓷砖消费中,70%是依靠中国的出口。可能吗,7亿平方米出口到欧盟,那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美国、中东地区的出口量之实,难道敌不过上述未经核实的数据?

     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有关欧盟反倾销的新闻报道,上述言过其实的作品,陶瓷行业媒体中几乎无一能独善其身。以至于我们亲爱的大众媒体也跟着转载,最终“谎言说了一百次,成了真相”。当然,这谈不上谎言,最多也就是个言过其实。但言过其实比谎言更具危害,因为谎言是无法立足的,容易被识破,基本可以不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言过其实不同,它很容易被背景事实的基础所掩盖,从而使“过”的那一部分,更大程度地蔓延它的导向,干扰读者的思维和企业的决策。

    “狼来了”的故事请不要再杜撰了。即使来了,它(欧盟反倾销)也算不上什么狼!

责任编辑:张芙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