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颂雅庭装饰公司清和工作室首席设计师陈周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1-07-29
阅读量:1935

   设计师档案:

    陈周,现任美颂雅庭装饰公司清和工作室首席设计师,2005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以“海纳百川,取各家之长”为设计理念,曾参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上海驻德国汉堡的交流中心的创作,另有联盟新城、森林湖、温哥华山庄等代表作。
 
美颂雅庭装饰公司清和工作室首席设计师陈周
 
与陈周的交谈中,听得最多的是“沉淀”二字,没有形式主义,没有表面文章,褪去浮华的外衣,他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厚重的味道,一如沉淀二字的分量。
 
     作为80后,很多人都是在形式主义的教育下才成就了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陈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幼时的他,并没有学习美术的环境和机会,而真正与美术结缘也始于偶然。升入高中时学校分班,普通班有七八十个人,而只有美术班是40个人,陈周的父母就单方面决定让他进美术班,在他们的观念中,人少的班级教学质量相对好些。就这样,并没有美术功底的陈周阴差阳错地通过了考试进入艺术班,也正是父母当初的“无意之举”发掘了他没有被开启的艺术天分和潜藏的兴趣,并成就了今日郑州颇有名气的首席设计师,
      
大城市总会对很多怀有梦想的人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譬如北京,譬如上海。2005年大学毕业,陈周选择了去上海闯荡。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在乎的不是得到多少薪水,而是怎样取得进步,尽快走出学生这个阶段,在上海的一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从学生到就业者的转变。而后,在家乡郑州工作的5年中,完成了从就业者到职业者的转变,而不断寻找进步和突破是他对自己自始至终从未改变的要求。
 
他认为设计不能定格于一个理念,一种风格,凡是好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正所谓海纳百川,取各家之长,然后专注于创造。设计本身不能没有思想和创造,如果没有思想和创造,就只能是复制和抄袭。生活中,他处处留心观察,会在逛街时、走路时用手机拍下别人不经意的瞬间,而这些恰恰是他灵感的来源。他说,只有不断地记录,不断地思考,灵感才会投怀送抱。
 
当大多数设计师都骄傲地说自己最擅长哪一种风格,甚至有些设计师自诩任何一种风格都不在话下时,已有七年经验的陈周却坦诚地说自己由于沉淀还不够,目前还没有吃透任何一种风格,停留于形式和表面的多一些。也许正是由于对进步和超越坚持不懈的追求,太想让每一个设计都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品,使得他处于欲破茧成蝶的痛苦之中,觉得每一个作品都有遗憾。在每一个自觉并不完美的案例中,他不断挖掘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然后去改变,好的作品=一个作品*一个作品,而不是简单的加法或减法。
 
对于一个与现代最时尚的潮流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业,流行趋势是设计师必须把握的东西。陈周说,流行的东西无处不在,大家说的、看的、听的、用的都包含其中,集中体现于电影、服装上,室内设计就反映在材料和款式上。陈周介绍,近几年流行一种称之为“回归”的东西,作为设计师也在挖掘一些更为平实、直接的素材来运用到形式的表现上。具体表现为颜色退去复杂,更自然、干净;材质更原始、生态,机械化的产品越来越少;功能上,回归到更实用、更人性化上,更讲究舒适度、安全性。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与此相反,不好的设计师大都是相似的,而优秀的设计师却各有各的优点。陈周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专注、专业、专一的素质,因为做好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对生活的沉淀、对好的作品的理解再加上巧妙的运用才能成就一个理想的作品。给客户设计的家,并不一定非要打上自己的烙印,而是要考虑客户的习惯、客户对生活的理解、客户的审美眼光,自己只是去引导,去运用一些硬件和软件去体现他想要的空间效果。要让客户回到家里之后,觉得这就是他的家。
 
从事设计这一职业这么多年,他都是一如既往地热爱,无论是工装还是家装。“只要能体现自己创造和思想的产物,我都喜欢去做,”陈周如是说。

 

责任编辑:孟雯雯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