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深圳历史上有陶瓷文化么?”“潮州饶平的陶瓷怎么能成为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2008年深圳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当深圳永丰源实业公司的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俨然被列入传统手工技艺类时,不少深圳市民纷纷发出如此质疑。
一门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祖传技艺为何要选择在深圳传承,并发扬光大呢?在红釉彩瓷烧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深圳永丰源实业公司董事长刘权辉看来,只有在深圳这个最早改革开放的市场前沿才能让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发展,也只有把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做好了它才有价值。而在他的计划和目标里,要做到真正的传承,不只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第一的中国陶瓷品牌,更要打造一个现代化、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个世界级的陶瓷核心地——— 中国瓷谷公园。
●祖传技艺
饶平“满堂红”深圳发扬光大
以成功申请“非遗”为契机,永丰源推动彩釉烧制产业化
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河北唐山、浙江龙泉、广东潮州……在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发展史上,深圳似乎与陶瓷一直无缘。直到2003年,从潮州饶平走出来的刘权辉斥资3亿多在观澜建立了一所集高档陶瓷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经营模式的实业公司,创造了深圳陶瓷文化品牌从无到有的奇迹。而在这奇迹背后,是一个家族和“满堂红”、“帝王黄”色釉制作工艺两百多年生产陶瓷的历史。
乾隆年间(1795年),永丰源第一代刘陕根据当时作坊生产的瓷器晶莹剔透,釉面光润,似白玉取名“正玉”瓷。刘陕作坊的窑炉是当时“九村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村窑”始于宋,盛于元;至明清两代,饶平“九村窑”青花瓷器名闻遐迩。此后,第二代刘亮重点改进了正玉瓷的装饰技艺,从单一的“青花”瓷发展到“洋彩”。第三代刘一来在继承父亲刘亮的颜色制作工艺的同时,重点将颜料的制作与釉料的制作分开来,采用二次釉烧的工艺,基本解决了颜料的发色与颜色的不一致问题。第四代刘石丰组织研究了色料的生产,永丰源陶瓷虽历经战乱而薪火传承、不断发展。
据介绍,陶瓷红色釉的生产工艺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曾被列为皇室用品,正德后红釉技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清末“满堂红”烧制技艺的出现,世人才得以重见这失传数百年的绝艺。根据《九村刘氏族谱》记载,清末九村刘氏家族人员运用当地资源和当时引进的进口化工颜料,开发出第一代“满堂红”高温颜色釉陶瓷。因烧成正品的难度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但一旦烧出正品,其颜色鲜红、色相纯正,釉面光润、细腻,堪称瓷中绝品。
相对于祖辈、父辈技艺的成就,1992年掌舵的第五代传承人刘权辉的才能更多表现在经营上,他把“满堂红”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并开始打造自己的陶瓷品牌。刘权辉告诉记者,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饶平“九村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出口为主的,像所有的先行者一样,刘权辉首先以仿造和替外国厂商加工为主,积累资本和国际市场经验。然而,经过多年国外市场的摸爬打滚,“满堂红”的产品乃至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并不受尊重,“从1949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陶瓷这块基本上是没怎么发展的,我1993年出国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刘权辉说。
他告诉记者,1993年,他跟随一个商务考察团来到沙特,发现各大百货商场和超级市场都没有永丰源的瓷器产品,后来经客人介绍,才知道他的产品不过是加油站的廉价赠品,以及当地人朝拜时的一次性用品。商场和超市里全都是日本和欧洲的陶瓷品牌,中国的陶瓷连货架也上不了。“那时一个客户跟我说,我们只跟日本人做生意,不跟你们中国人做。中国人在生意中只是当搬运工,而日本的瓷器是卖文化,受人尊重。我想我的祖宗有700多年的制作陶瓷历史都得不到尊重,我一定要让中国瓷得到应有的尊重!”刘权辉说,“中国有上千年的制瓷传统,我们难道就不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名牌吗?”
“当时在老家,祖宗的东西只能放在家里,不能被大家所熟知,更不能发扬它的价值。只有走到市场的最前沿,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才能有发展,才有前途。”于是2003年,刘权辉走出九村,走出潮州,来到深圳宝安观澜投资建厂。
●非遗之路
申请“非遗”遭遇外界质疑
刘权辉在深圳建厂后,把观澜窑当作一个新国窑方向去发展,并集合陶瓷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靠企业自主创新走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在拥有了产业链后,永丰源的发展后劲更足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保持着活跃的竞争力,并开始在国际市场声名鹊起。“观澜的工厂在2003年时的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刘权辉说。
对于主要在海外市场销售、并且主打文化牌的永丰源来说,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他们2007年时申报了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获批,之后他们又尝到“甜头”,申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获批,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是要用到市场上去解决问题的。”刘权辉坦言说,之所以申请非遗,就是为了帮助公司打开市场,促进产业化。
刘权辉说,有很多人问他,以前没听说他祖宗这么厉害,怎么现在一下子变这么厉害,“我跟他们说,不是祖宗厉害,是子孙厉害了,首先子孙要强大,把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做好,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才有价值。”
深圳没有瓷文化的历史,“满堂红”的历史也在饶平,为何刘权辉会在深圳申报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权辉解释说,“我觉得非遗是谁发展好了就是谁的,如果你有能力、有本事去发展,不是你的都是你的,而如果没本事去发展,是你的都不是你的。”
永丰源开始走上申报非遗之路时,它在深圳建厂才短短3年多的时间。“你的历史有那么悠久吗?”、“在深圳才建厂不久,发展有那么快吗?规模有那么大吗?”、“你是不是造假了?”在申报非遗之初,永丰源就遭遇了外界的质疑。于是刘权辉邀请了英国、美国等很多国家的100多名记者以及非遗评审专家到他的家乡九村观看旧窑址以及陶瓷原始的制作过程。“还记得他们后来写文章评价说‘不可思议’,觉得以前的制作工艺、技术能够在短短几年中提升很厉害。”在2008年申请非遗的过程中,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参观了永丰源在深圳的现代化工厂后,亲自去了发源地饶平九村,参观了加工场地和龙窑,看到老手艺人旋胚,晒胚,彩绘,上釉,最后在龙窑烧成。专家们见证了古老的陶瓷制作全过程后强调,“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古老的加工场地,传承好这样的制作工艺、技术。”
刘权辉告诉记者,申请非遗之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就是销售额翻番,达到了5亿多元。如今遇到任何客人,刘权辉都会介绍他的非遗,“我还专门在展厅作了一个窑洞、时光隧道,介绍我祖宗制瓷历史,我觉得自己很荣耀。用这种历史来推介影响客户,会让他们印象更深刻。”
●技术创新
保留老祖宗六成技艺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璀璨夺目的骨瓷产品
对于手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和传承非遗最有效的方式是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永丰源的产业化还算不错,应该是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之所以能做那么大的市场,主要在于永丰源继承传统优良工艺的同时,还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产品进行创新。”刘权辉说。
经过祖辈和父辈几代人的探索和研究,在深圳观澜,刘权辉把“满堂红”这项传承了200多年的制瓷技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高新技术提升陶瓷产业,用最新的材料改造传统工艺,进一步拓展了颜色釉的使用领域,从白瓷到骨瓷,创作出了灿烂夺目的“满堂红”、“帝王黄”骨瓷产品。“骨瓷在中国的生产历史较短,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将正玉瓷的颜色釉生产移植到骨瓷的生产上将是一大创举。”刘权辉说,当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骨瓷颜色釉的生产都是一个新鲜事物,于是决定首先选择两种中国人最喜爱的黄色和红色作为突破口。
由于是用骨瓷生产必须解决色料烧成不稳定、不耐高温等问题,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最终摸索出一套稳定加工色料的工艺,将色料进行特殊处理,用特殊的方法和特殊的材料将色料颗粒进行包裹,在色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色料颗粒在高温条件下就不易被基础釉浸蚀或破坏,可以保证颜料发色均匀,耐高温,终于取得了成功,诞生了今天的“满堂红”“帝王黄”系列产品。
“你老是传承,别人看着也会审美疲劳,只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去提升。”刘权辉说。于是,他完全颠覆了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以清洁能源代替煤炭,产品无铅无镉无毒,改变了陶瓷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传统,这种“绿色制造”在中国陶瓷界开创了先例。此外,永丰源以国际视野,配置全球优质资源,通过使用新西兰的高岭土、英国的骨碳、日本的釉料、德国的颜料和金膏、中国台湾的石膏,通过聘请日本管理专家和德国技术专家,大胆引进欧美的创意设计师,把现代元素和历史文化同时注入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将产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更是按照国际市场的接受原则进行品牌设计和商标设计,推出“AURATIC”、“BAMBOO”、“CIP”三个不同品牌。之后,他又花10多万美元,在6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开始精品骨瓷和白瓷器具的品牌创造和高端瓷器研发之路。
在观澜永丰源厂房里,记者看到了制陶手工艺已经转化为机器制作和手工操作相结合,流水线上欧式的酒瓶、茶具一个个精美又时尚。看到这些,记者不由问刘权辉“不怕老祖宗的东西在创新改良中丢失吗?”,对此,刘权辉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不怕,我们的传承和发展是60%保留传统,40%进行创新和融合。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60%永远在那里。”而仅2010年一年,永丰源就创造了20多项专利,占据了中国陶瓷业一半以上的专利数。
●商业模式
强强联合 做行业总部经济
颜色鲜红、色相纯正、釉面光滑的“满堂红”色釉堪称瓷中精品
这几年,借助非遗打文化牌,永丰源不仅在国内外有了知名度,同时,也在国外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国际市场销售体系,利用产品互补、市场交换方式将产品销往中东、土耳其、俄罗斯、美国、巴西等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国瓷永丰源旗舰专卖店在美国飞越皇后广场盛大开业,这标志着永丰源开拓北美及欧洲市场新格局的形成,更代表着永丰源产品高端身份地位的确定,“因为,能在那个展厅出现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高端的奢侈品,比如LV等,而能在那展厅出现的中国陶瓷也只有永丰源,能进入这个展厅也说明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国外高端市场获得了外国消费者的认可。”永丰源企划部经理吴良清说,这进一步推动永丰源产品精品路线的确立。
尽管永丰源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名号,但是由于2007—2008年土耳其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出台,中国陶瓷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打击,一些出口的小企业纷纷倒闭,而一直以国际市场为主的永丰源也出现损失。在国际市场遭遇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永丰源开始不断扩大自己的国内市场。目前,永丰源在国内构建了完整的市场营销框架,并形成了以北上广深为龙头,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为核心,逐步向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拓展的销售渠道。2009年,永丰源国内的直营店达到38家,经销加盟达到65家。
这两年,永丰源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在永丰源观澜的展厅内,茅台、国窖、五粮液等知名酒的瓶子是一大亮点。刘权辉告诉记者,跟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是永丰源新的一个商业模式,“与大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刘权辉说,“我们一定要做成产业跟高端消费品的结合,跟收藏品的结合以及跟文化、社会的结合。”刘权辉如今每天忙碌也是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寻找合作伙伴、整合社会资源,“我们现在有近30个合作伙伴,我们寻求合作伙伴的标准是希望强强联合,我们不单单考虑对方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东西,还要考虑我们能帮助他们消化什么东西,我们会告诉对方,永丰源销售的不是一种产品,而是智慧、资源,将瓷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等中国传统产业相合作,通过产业合作、品牌联合,提升双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记者在永丰源的合作伙伴上看到,有茅台、五粮液、宝马等29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永丰源商业模式的拓展不只体现在品牌的强强联合上,整合行业资源,做行业的总部经济,也是其正实施的战略模式。“永丰源一直致力于做行业的保护者,把行业的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整合行业资源,做行业的总部经济。”吴良清说。比如与龙岩、景德镇、云南普洱、湖南醴陵等地合作,整合当地优质的高岭土矿资源、高端瓷文化、湘瓷技术等资源,开设工厂,进一步提升“满堂红”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新产品,也是为了进一步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
●未来展望
打造世界陶瓷核心地
“美国有硅谷,中国可以有个瓷谷,我想在观澜建个瓷谷公园,让它成为未来世界陶瓷的核心地。”刘权辉说,他告诉记者,15年前他就有打造中国瓷谷公园的想法,如今该梦想已经越来越近,“宝安区政府已经立项”,从永丰源陶瓷文化产业园开始,依山傍湖大幅扩张,揽五和大道东侧、景田路西侧、观天路北侧91公顷巨大面积,将汇聚全球顶级陶瓷品牌,打造世界级的陶瓷品牌绿色总部基地。
据介绍,“瓷谷”首创政府监管、企业投资新模式,通过发挥永丰源样板品牌效应,吸引国内外先进陶瓷品牌入驻。“瓷谷”采用全球顶级环保标准,所有进驻品牌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和营销总部,百分之百实现零污染排放绿色标准。其下设中国瓷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国际瓷器博览交易中心、国际瓷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国际瓷文化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国际瓷文化论坛等五大主题功能区,最终目标是建成全球高端陶瓷文化核心区。
2010年12月9日,永丰源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在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产业方向引导下,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企业成为永丰源今后5-10年的核心发展战略。永丰源将打造一个以深圳为总部,以美国、北京、上海、成都为龙头、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的陶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规划在北京和上海都各打造一个瓷谷,同时,将借成都茶与酒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将瓷文化与茶文化、国瓷与国酒的相融相汇,构筑中国西部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策划统筹/记者 刘丽、撰文/记者 向雨航 孙颖、摄影/记者 周游)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