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成本上扬 逆流而上方显真本事

来源:新浪家居 2011-06-26
阅读量:1213

    今年,房地产业一浪接一浪的调控风暴从年初就一直没停止过,作为房地产下游的家居产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家居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荒”、加息、用电紧张等因素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让不少家居企业陷入困境。在生意难做的背景下,除了想办法“开源”以外,如何“节流”也成为很多家居企业深思的问题。

    欧派家居集团董事长姚良松表示,2011年第一季度季节性亏损已成为家居装饰行业的普遍现象。人力成本的大幅增加,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以欧派为例,截至今年3月,其人力成本同比增长了40%。而板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也是十分明显的,雍博堂红木价格家具总经理胡远廉告诉记者,在半年的时间内,像红木等高端木材价格已经上涨了30%。

    不止一个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家居业的困境已经凸显,除了市场不够景气以外,如今,经营成本也成了个很大的问题。

    3大因素推动家居建材企业迎来经销渠道高成本时代

    爱和恨交织在一起,这是目前家居制造企业与经销企业对渠道态度的生动写照。随着开拓传统渠道的卖场租金、新店运营成本的不断大幅上涨,家居企业的实体经销渠道正在面临着高成本的挑战。“渠道为王”,渠道强则企业兴。但是,在高成本渠道时代,主动或被动的传统销售渠道扩张,则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和考验。

    连年上涨的开店成本

    “开新店的投资越来越高,最开始TATA的第一个店是在天津开的,当时投资才7万块钱,但现在要在一线、二线城市开一个标准的店投资至少也需要70万。”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感叹,目前开店成本的投入越来越高,这已经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

    面临这样挑战的还有爱格地板与飞美家具。据爱格地板董事长钟红文介绍,目前在家居卖场里开一个150平米左右的地板专卖店投入至少也要50-60万,如果再加上开店时的广告宣传与活动促销成本,则需要100万。“在家具城开出一个300平米左右的新店,先期的硬成本投入(包括进场费、店面装修、样品进货)就需要70万!”飞美家具总经理周凯军表示,开店成本逐年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只是开店成本的上涨,实际上原有传统渠道的经营成本也在大幅上涨。”百强家具总经理陈晓太表示,一方面卖场租金在涨;另一方面,受通货膨胀影响,专卖店员工的工资、提成也在不断大幅提高;再加上物流运输成本的上涨,渠道成本在以年平均15%-30%的幅度递增。

    在实创董事长孙威看来,目前北京主流建材卖场的租金每平米每月最低不低于300元,有些卖场甚至都超过了500,再加上店铺装修、上样品、人员、水电开支等等,一个专卖店每月没有几十万的销售额肯定赔钱。如果同时开设十几,二十个店的话,那么投入会相当大,企业经营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三因素推高渠道投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高渠道成本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中首推卖场租金。据了解,家居卖场的租金近年来上涨的速度极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居卖场是一种商业地产形式,本身新开卖场的物业成本就在涨,同时家居卖场的运营成本也逐年提高,加之卖场的强势地位,近年来租金每年的都有超过10%的上涨幅度”。

    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是造成渠道高成本的另一个原因。据华耐立家副总裁张志良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步入高工资时代,几乎所有的家居企业其渠道运营的人工薪资都在大幅提高,这也导致了渠道经营成本的提高。“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对于终端而言,优秀店员是稀缺的核心资源。为了留着人,高工资、高提成也是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家具专业咨询营销机构——国富纵横董事长赵龙认为,高工资时代,企业渠道运营的人力硬成本只会继续上升。

    “大卖场的无序扩张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专业儿童家具酷漫居董事长杨涛认为,目前很多城市家居卖场的体量已经接近饱和,甚至出现过剩现象,对于企业而言不但是开店成本增加,如果卖场经营不好,关门的话,企业还要承担高额的损失。在国富纵横董事长赵龙看来,家居卖场过渡扩张,在一些城市的布局也不合理,商业地产性质的家居卖场出现了虚假繁荣,而被扩张的家居企业则要来买单,企业的渠道自然水涨船高。

    新兴渠道模式将兴起

    传统的实体渠道已经成为家居企业的一把双刃剑。“家居行业高度自由竞争,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因此面对积累的竞争,很多企业都奉渠道为王,在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上不计成本地投入。”业内人士认为,提升渠道竞争优势不能以高成本为代价,否则就会“成也渠道,败也渠道”。

    “家居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渠道流通品牌强于制造品牌的行业,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讲,他们往往只记得自己是在哪里买的家具和建材,因此依靠家居卖场的传统渠道模式,自然会随着卖场租金的不断上涨而推高渠道运营成本。”酷漫居董事长杨涛认为,在现有的传统渠道模式当中,家居制造和经销企业很难有话语权。此外,家具行业传统的渠道模式层级太多,区域总代理、省级总代理、地市代理、县级代理,在产品被层层加价之后,最终的价格已经与真实价格产生了巨大偏离,最终也会转嫁给消费者来买单。

    历史证明,凡事都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国富纵横董事长赵龙认为,目前家居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原有的传统渠道模式存在着硬伤,很多企业都开始进行渠道的多元化建设,这其中除了家居卖场之外的独立店外,网络渠道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个新兴渠道。据调查了解,目前包括曲美、圣象、大自然、酷漫居、瑞宝壁纸、华耐立家、喜梦宝、TATA木门等中国具有相当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居企业已经开始试水电子商务,新兴的网络销售对于传统行业的家居行业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逆势增长,成本控制显出真工夫

    虽然面临楼市调控、成本上涨等困境,但是依然有不少家居企业获得了逆势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欧派的总体营业额稳步上升,同比增长57%;雍博堂逆势大规模扩展,如今其门店的数量已经跃居广州第一;靓家居不但将市内各店全面整饰升级,新推出的精装升级套餐也已初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该公司还计划于今年在南海、增城各增一家分店,其中位于增城的新店更是首次出现在购物中心内。

    虽然每家企业的发展模式不一样,但这几家企业除了拓展以外,也非常重视成本的控制。

    姚良松说,在不太有利的市场大环境下,欧派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出困境,开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主要是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的因素:对形势的准确预测和前瞻性判断,及早制订应对策略;制定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目标;全面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多方出击,拓展业务;开源节流,挖潜改造,进一步降低和节约成本。

    比如说,欧派在保持欧派橱柜支柱产业地位的同时,拓展了衣柜、厨电、木门、工程、外贸、卫浴等项目,由于橱柜、衣柜、木门等产品的原材料有相似之处,这样的横向扩军,使欧派对上游材料商有了更大的议价能力,而且,也可以节约单位价值产品的营销成本。此外,欧派还通过体系优化,进一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

    压成本小处着眼

    6月19日全新升级的靓家居黄石店,产品品类更齐全丰富,开业当天还有各种名牌低价抢购,地漏9.9元/个,3L电饭煲129元,玻璃胶仅1元的“抢购价”等。黄石店是一个样本,在靓家居总经理曾育周看来,要维持靓家居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坚持靓家居价廉物美的形象,必然要在成本控制上做好文章。

    去年开始陆续重新装修的靓家居各门店,在相同的经营面积下引入了更多类别的产品,这就等于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租金成本。规模化显然也是靓家居控制成本的绝招。以靓家居如今很受欢迎的装潢套餐为例,由于靓家居的市场推广做得好,一个新交楼的楼盘内最多可以有几十个单位同时施工,工人和项目经理可以按照工序轮转作业,减少了来往各个工地之间的时间,这自然也就有效地降低了每个单位的人力成本,实现了真正让利给消费者的目的。

    今年即将开业的增城店由于位于租金较高的购物中心内,曾育周坦言,在成本控制上必须下更大的工夫,才能坚持价廉物美的策略。“除了继续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产品数量以外,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现在我们和很多供应商商量,将大家的货仓搬到一起,这样物流成本的下降就有保证了”。

    原材料在红木家具成本多中占的比例相当重,雍博堂能在逆市发展,其实和他们的材料成本控制工夫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说,雍博堂早早就投入重金囤积了大批老挝大红酸枝、非洲酸枝、鸡翅木、非洲黄花梨、黑檀木等名贵原材料木材,让企业在新一轮的材料涨价中赢得了先机。如今,雍博堂的分店越开越多,在行家眼里,这也是它控制成本的一个高招,因为每个月同样的营销成本,分摊到更多的分店头上,就等于每家店的成本都有所下降,在如今红木家具市场前景被一致看好的前提下,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责任编辑:武汉站记者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