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看陶瓷卫浴企业用人

来源:《中国陶瓷》 2011-06-20
阅读量:1385

    唐代著名政论家赵蕤在他的《长短经》一书中说:“得人则兴,失人则毁。”就是说:任何事业,得到人才就能兴旺,失去人才就会失败。人才是国家富强的保证,是企业兴亡的关键。作为企业该如何将企业的人才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考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令全国瞩目。从社会舆论反响看,有人反对高考,有人支持高考。反对者认为应试教育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觉得企业用人看的是大学毕业以后的水平和能力,而非学历,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们不妨看看现时的高考。随着国家规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今年全国的高考共有933万学子参与竞争,录取率为72.3%,是1977年的15 倍之多。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耀眼,用人单位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过去,受文凭至上观念的影响,企业习惯用高学历人才“撑门面”,而现在,企业的用人标准正经历着从人才高消费转向从实际需求出发,企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踏实肯干和所学专业的实用性。

    曾有陶企老板对笔者说:“学历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高学历不一定高能力。我们认为自考生的学习能力更强,而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上进心,这才是我们看重的品质。”另一位陶企老板告诉笔者,他们招聘业务员,学历无所谓,以前他们聘用过的大学生比一般的业务员业绩也突出不了多少,员工薪水不以学历而定,而是一律按照销售业绩而定,所以,他们更看重社会实践能力。

    从根源上来看,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要说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其实高学历者更具优势。而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是不是就是高学历者的弱项呢?我国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研究生学历,世界各国大多数领导人都具有高学历,难道谁还敢说高学历者都是书呆子、没能力吗?

    企业用人,就是要绩效,而非摆设。对现在的企业来讲,应聘者的学历是个门槛,是面试的敲门砖,是从众多应聘者中删选人才的第一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学历应该是考虑雇佣的基础,而非唯一条件。用人就是“用能力”,踏实肯干、社会经验丰富,这些才是企业所看重的。当然,在能力、品行相当的情况下,学历高的员工更受企业重用。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遛遛”,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企业应当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所以说,高考想要真正和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就必须往这些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企业在招人用人时,才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责任编辑:张芙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