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一个“闽”字,门里门外,风景各不相同。门里是虫,门外是龙,进退之间,转瞬一念。所谓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把“舍”看作是闽商远离故土辛勤创业的话,那么“得”也许就是财富增值后的硕果累累。
以上是《闽商新时代》对闽商的一个诠释,用在同为闽商的陈春盛身上最为贴切不过。
陈春盛,福建莆田人,现为新疆米兰宝建材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小小少年郎远赴山东闯荡荡
陈春盛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出生在福建莆田。清苦的农村生活让他从小渴望“出人头地”。小时候,他就目睹了一批批外出闯荡的老辈们“衣锦还乡”的风光。自那时起,他年幼的心中便酝酿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像前辈们一样外出闯荡。
上世纪80年代末,尚未成年的陈春盛怀着找一口饭吃的朴素诉求,远赴山东,开始了异乡闯荡的生活。
那时,陈春盛在山东一家木材厂给人打工,微薄可怜的收入,起早贪黑的日子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消沉,而是磨练出他的少年老成。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一个想法愈加强烈,那就是自己当老板。
经过一段艰辛的日子,陈春盛在山东开了个小型竹子、木材制品加工厂。“那时候,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天天加工、送货、销售一肩挑,收入不高,但整天乐呵呵。”提起那段人生,陈春盛兴致很高。
几年后,陈春盛发现木材并不赚钱,此时的他开始留意起其他行业。老乡们做陶瓷生意风生水起,让他看到了无限商机,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只身扎进大漠赚取第一桶金
1994年,陈春盛结束在山东的生意,踏上了去乌鲁木齐的列车,开始了他新的生活。苦于没有创业资金的他在乌鲁木齐经营陶瓷生意的老乡那打工,送货、搬货、管理仓库、门店销售、跑市场。那时候的他,什么都做。
“那段基层工作的经验为我尽快熟悉陶瓷行业创造了条件,也进一步得到了历练。”陈春盛表示过去的这一切仿佛还在昨天。
1998年,陈春盛拿着辛苦攒下来的钱先回了老家盖了新房,还完债务后又跑到乌鲁木齐,这时的他意识到要想快速挣到自己的创业资金,就要“不走寻常路”。这次他自己去跑市场,拿到订单后再去老乡那里提货,很快,他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靠着这笔钱,2000年,陈春盛在乌鲁木齐拥有了第一间属于自己的陶瓷店面。
随势思变推进自主品牌连锁
这以后,陈春盛在新疆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作为外地掘金人,他先后代理了汇美陶、金科、玫瑰马赛克、彩花、劳伦斯等多个陶瓷品牌,以年均一个店面的速度稳步发展,到2011年已经拥有十个大型连锁直营店面,2010年年底旗下代理的汇美陶抛晶砖专卖店的设立,填补了乌鲁木齐没有抛晶砖专卖店的空白。
尽管多品牌在同时运营,新店年年在开,规模天天变大,伴随着新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颇具商人敏锐嗅觉的陈春盛开始“思变”,打造自主品牌已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004年,陈春盛为自己的陶瓷店面统一取名为“米兰宝建材”,并进行统一风格的装修,每家店面所卖产品均有所不同,有的店面专门经营抛光砖,有的店面专门经营仿古砖,有的店面专门经营马赛克,等等。差异化经营让“米兰宝建材”更专业。目前,这些直营店开到了广汇美居陶瓷城、华凌中亚陶瓷城等各大卖场。
2011年,陈春盛就“米兰宝建材”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注册商标的申请,但其中的“米兰”二字涉及到知名地名,因此临时变通,以“米郎宝”代替后得以注册成功。
“作为一个想在终端做大做强的商家,品牌形象就是服务力、竞争力、生命力的体现。或许有一天我会自己去生产产品,到时候‘米郎宝建材’就不单单是销售商的名号了。”陈春盛谈及未来时言到。
自主品牌 终端市场“很买账”
“酒香也怕巷子深,打造自主品牌利于参与终端市场竞争。如今,商家仅仅藏在所代理品牌的身后是不行的,走到台前,打造区域品牌形象很重要”。陈春盛表示。
务实的陈春盛经过11年的运作已把“米兰宝建材”打造成当地响当当的名号。“米兰宝建材”在消费者中口碑也一直很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些老客户常常会介绍一些同事、朋友、亲戚过来,你只要用心在做,老百姓就会买你的账。”陈春盛如是说。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来。”陈春盛道出了他这几年在市场竞争中屡屡取胜的法宝,那就是走自主品牌连锁模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米兰宝建材”从打造自主品牌,到统一风格,全省连锁,讲究的就是品牌效应和差异化经营。
记者:您儿时的理想是什么?
陈春盛:跟你说,你可能不相信,当时能吃饱饭就是我最大的理想。
记者:您成功的秘诀在于?
陈春盛: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有的时候坚守更为重要,当你身处逆境,充满困惑时,会对事物失去判断力,但只要紧咬牙关度过那道坎,面前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记者:您认为家庭和事业哪一个更重要?
陈春盛:两者兼顾最好。事业再成功,如果没有家人跟你一起分享,那样的成功又有多大意义?
记者:您能谈谈您的学生时光吗?
陈春盛:由于家里当时不富裕,我读的书很少,但学习始终伴随着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从来不与别人比,但时时追求进步,今天要比昨天有收获,明天要比今天多点认识,在同一条河里不能掉进去第二次,昨天犯过的错误今天不要再出现。
记者:市场竞争激烈,国家对房产行业又实施宏观调控,商家都说生意不好做,您是如何看待的?
陈春盛:优胜劣汰是市场自然法则,国家宏观调控让楼市出现短期“涨停”,那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是从长远来说人人都要住房,房产业不会因调控而就此停歇,产业链上的陶瓷行业依旧会有市场,只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前途还是光明的。
记者:谢谢陈总,我代表本报读者感谢您的分享。
陈春盛个人经历一览
●上世纪80年代末,尚未成年的陈春盛离家远赴山东在木材厂打工;
●上世纪90年代初,陈春盛在山东开了一家小型的木材加工厂;
●1994年,陈春盛远赴新疆乌鲁木齐,在老乡陶瓷店打工;
●2000年,陈春盛在乌鲁木齐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陶瓷店面;
●2004年,陈春盛将自己的店面统一取名为“米兰宝建材”;
●2010年底,注册商标“米郎宝”,走到这一步,他用了11年时间;
●2011年,陈春盛拥有10家自主品牌连锁店“米兰宝建材”。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