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再先进的电脑如果没有驱动,没有软件,也是一堆废铁,无法发挥作用。可见驱动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也好,组织也好,都需要找到一种能够盘活自身资源的发展思路和计划,以及发展方式,这个也是一种驱动。
自从“国八条”推出以后,确实引起了市场一定程度的骚动。之前被踩在脚底的发展商不但咸鱼翻身,反而日益凶猛。所以,此次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让大家期待不再是“空调”。但是,不是空调,它又将会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和朋友亲自去深入了解了一个深圳当前最热点的地区——前海。由于前海位处和香港十分接近的位置,中间只是隔了一个海湾,随着西部通道概念和前海作为深圳特区中的特区的煽风点火,前海已经是一片火热。由于未来的前海享受很多独特的发展政策,同时又定位为珠三角的金融等高新区。现在,只要是和金融沾上边,大家都会认为这里就是高端的,就是非富则贵的聚集区。所以,这里的房价也必然是最高的。于是,自从前海的规划概念提出来以后,前海地区的房价涨成一片。在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的楼盘大有人在。此番,我们要去亲自体验一番。
我们去看了两个位处前海湾前沿的楼盘,两个楼盘都不大。一个是有300多套房子,房子早已经建完,各项配套也已经搞好,只是没有人入住。所以整个楼盘看起来很寂静。外围的售楼处,几个销售员举着楼盘的大牌子冲开过来的车子招摇,希望可以吸引点人气。这个楼盘卖的房子全部都是17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实际上是在设计的时候把两套90平米以下的房子打通),每平米的价格在将近5万元,这样总价超过700万。以700万的金钱住在一个这样的壳子里。就投资人的眼光来看,除非楼价能够在未来三年可以再次翻上一倍;如果是自己住的话,现在家庭单位的人口一般是越来越小,家里边也就是3~4口人,但是房子却是越盖越大。真不知道这些开发商是怎么想的,房子的扩大和人口单位的变化正好相反,另外,如果是自己住的话,能够拍出700万大元的买家究竟有多少呢?这套房子的价格和这套房子的价值不管怎么说都到了一个十分扭曲的地步。以这样的价格,在美国纽约近郊可以买上带两个泳池的房子了。在深圳,却是只能买上这样的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壳子。
看完这个楼盘,我们又去了附近的另外一个楼盘,这个楼盘号称有小户型,而且是买一层送一层的复式单元,具体一看,底层的面积大约有80多方,上面是盖好楼板的上层,需要自己做一个楼梯爬上去。这样的房子也是卖460多万。这个房子的局促和外面楼梯等环境的条件让人觉得十分难受。这就是460多万的房子带给你的感受。眺望对面元朗密密麻麻的屋村,以及动不动就过千万的房价,也许这里的房价相对一湾之隔的香港真的还是挺有竞争力的。但是就这样的价格,在深圳,在其他地方,不知道在人们的心理会带来怎样的反应。但是在卖房子的人眼里,这样的房价一点都不高,否则在别人眼里的天文数字一样的总价,在他们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仿佛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游戏而已,根本就不值得有什么大惊小怪,难道大家对金钱的敏感度在直线下降?
远眺靠海的那一片从海边升起来的陆地,各个大企业被冠以国字头的或者是国外的企业已经在那里划分了势力范围。一个个用围墙圈起来,然后在墙体上画上自己雄心勃勃的语言,与这个城市凶猛的齐头并进。这里边,没有那些小企业和老百姓的什么事,这里是他们重量级选手自我娱乐的竞技场和斗兽场,没有资格的人不能进来玩。
这里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经济驱动方式:政府画圈,高价拍地,用卖地所得的钱来搞建设,修路架桥。然后拿到地的人按照规划做项目。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之时,也就是整个片区开发政绩凸显之日。伴随着一个个这个CBD、那个高新区的建成,地价楼价一起腾飞,于是买房的人最终为这场华丽的盛宴买单。
于今时今日看来,这种驱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模式依然是如此的有效,难怪大家都用这样的方式驱动自身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土地政策所隐含的背后的驱动力量恰恰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价高者得的模式下的一种利益高度一致的必然结果。于是,原来说的打压房价变成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再然后变成了适度合理上涨,其潜台词就是房价还是会继续上涨的,只不过上涨的速度差不多就行了,继而各个城市相继提出房价的上涨速度不得超越当地的GDP增长速度,算是给十分严厉的调控态度和调控宣言一个面子,大家都能过得去就行了。于是,这次真的不是“空调”了,而是变成了更高级的游戏——简称为“调戏”。(文/李鹏远)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