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探讨话题之六:
下一个环节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我们要把市场格局搞清楚,先问张有卓教授,目前公共廉租房是需要成品房,需要我们橱柜、卫浴洁具这些材料,就是成品房的概念。那么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是一体的,在这方面有没有这个要求?
张有卓:一体化是整个世界的大趋势,我想谈一谈这个问题。我从另一个话题开始谈起,现在我们天天看到媒体说这是一个给力的时代,我不同意这个看法。这是一个借力的时代,我想诸位老总都会同意我们陶瓷行业能够在短短20多年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都觉得很骄傲,我们能做到世界上很多企业,在国外我一说大家都知道,我说我们瓷砖生产量中,消费量占50%几,我们这么短短的20几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给力。你知道我们的员工有多辛苦,我们的老总成天是晚上睡觉还在想,手机也不能关,员工也非常辛苦。我们现在到了改变思路的时候,要从给力到借力,因为今天叫跨界合作,今天就是一个借力,我们这样的论坛能够把各个行业的领导、精英都请过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力。借力的时代已经来到。
刚才讲是不是都存在一体化?一体化是一个趋势。为什么?中国的制造行业日子不好过,陶瓷行业还好一点,因为它没有像家电行业这么标准化,家电行业用张瑞敏的话来讲,利润薄得像刀片。我们现在要小康,如果我们不改变思路、不提升我们的产业,如果我们把精力只是放在产品上是很辛苦的,我们有很多精英,他们对陶瓷产品的机理、色彩、开发都是用足了功夫,中国陶瓷行业的技工是世界一流的,我们采取的叫做模糊逻辑控制。什么叫做模糊逻辑控制?我们的原料不标准化,我们的条件都不如人家,看窑炉的师傅把这个喷枪调一调就解决问题了,真的是很给力的。但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利润那么薄,我们靠单枪匹马已经无法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我们必须要实现一体化,这个一体化也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因为我们现在中国已经人均GDP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超过了3000美元在经济学上就是一个飞跃,需求从单纯的功能需求已经到了对风格、时尚的这种需求,在既要满足功能,又要对风格有需求,正好给了我们一体化发展的机会。看看全世界所有的成功的、著名的品牌没有不借力的,像微软,微软是站在IBM的肩膀上走向世界的,英特尔也是站在IBM的肩膀上走向世界的。我们再看看其他各个行业,大家都知道新奇士橙,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都知道新奇士橙,其实它就是个体户生产的,加州成千个个体户把它一体化整合起来,海外销售,有技术部门,一年四季都可以成熟,中国的橙子也不差,我们没法儿跟它竞争,我们是个体跟他们一体化竞争。他们开发部门开发出来一年四季都能成熟的橙,他们有外贸的在海外接订单,一个订单回来,负责部门一看这一片成熟了马上给包装公司打电话,马上很快一两天运到海外去。
大家还知道波尔多红酒,是一个种植葡萄园的庄园主,现在在中国的红酒销售量最大,份额最高,就是一体化。我觉得一体化是我们的趋势,要完成这样的一体化需要做几件事情,刚才讲的很难,比如保障房要做到又好又便宜要做一体化,怎么说呢?因为要做到一体化要做两个事情:一是横向一体化。我们现在卫浴、橱柜、照明、家电都是在实行一体化,我也很骄傲,我们陶瓷行业金意陶、东鹏都是率先很早提出整体空间解决方案。这个概念都非常好,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实施当中还有很大的难度。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海尔在几年以前就提出家电一体化,最后失败了,两年以后宣布失败,还制定的标准,为什么?它就是想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品牌的光环带动它上千种的有的不一定是竞争力很强的家电销售,这是市场不能接受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有机的整合,要把各种各样的品类,好的品类整合成不同风格的,不是说只是一个产品。所以它要完成横向整合。二是完成纵向整体。刚才设计大师都讲了,流通领域、设计领域,设计至关重要,我们现在的设计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跟国际上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光是中国,我们已经很了不得,你看日本,有很多人开凌志,你知道凌志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它用的全是西方的CEO,西方的设计师,把它整合起来才能做成雷克萨斯这个名牌,靠国际资源的整合,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一体化,我们要制定认证标准,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座的都是专家,机械行业还有工差配合,照明跟墙壁砖和卫浴都要进行配合。还要进行风格的统一,这两个配合就要靠我们整体的规划,这里是一个很难的系统工程。我给大家讲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千上万的企业、科学家在美国宇航局的领导下,把它精确的整合在一起,分秒不差完成这样的重要的使命。所以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升级出路就在于一体化,说实在的我们现在各个行业已经有很多做得很好,包括陶瓷行业,我们今后要从组织机构,还有信息咨询、市场调研各个方面都要协调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如果没有一个机构,如果依靠单个企业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海尔就是一个教训。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团结起来,今天就是很好的开端,我是很兴奋的,我们陶瓷行业能够组织这样的盛会,能够请到各位神仙专家,我们是大有希望的,中国市场这么大,让我们一起来奋斗,创造我们制造业新的未来。谢谢大家。
胡亚男:刚才张教授给我们举了很多国内国外一体化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希望他们跨行的合作能够水乳交融,这也是我们主办方的心愿。其实的的确确我们的历史车轮是不能倒转的,为了当前减少建筑垃圾,为了我们低碳环保,为了我们的房屋质量能够越来越高,我们确确实实的需要现在呼吁,不仅是公共廉租房,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能不能也走成品房的路线,而且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广大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中的企业一定能够给我们广大的保障房的用户带来价格适中、质量又好的产品,如果同意的话给一点掌声。(掌声)
我们从市场上进行分析,下面就陈总刚才没说完的话题,您继续聊一聊,从材料采购这一块,您觉得建材商要注意什么,或者你们的需求是什么样?陈现培:非常感谢,刚才听完以后一体化解决方案是非常兴奋得。实际上在国内目前距这一步还非常远,非常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同类的制造行业里,汽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通用,通用在中国的成功在寰亚中心对世界技术的整合,这是非常优秀的一个设计团队。实际上通用公司在中国生产的通用汽车,无论是别克还是霸道这一类的汽车都没有自己的任何产品,包括它的底盘、轮胎、发动机,全部都是整合的,但它重要的环节在于系统工程的设计和整合。我们刚才提到的卫星,卫星最难做的是不是某一个部件,最关键的是系统工程,谁来做?恰恰是设计,只有设计才能整合这样的系统工程。最近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在借鉴汽车行业的技术整合,我们在做龙湖的研发项目、亿城集团气象公馆的项目以及千龙湖(音)正在做研发,怎么来做呢?这应该是我们核心的商业机密,也未尝我们的材料厂商做一个分享。
我们针对商品房来说,定义一个高端的项目,我们会研究不同的产品系列,在汽车领域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奔驰可以看到有E级、A级、C级,宝马有7系、3系、5系,那我们现在做什么呢?我们针对某一种产品会做宝马系列的研究,宝马系列会做5系,5系里需要什么?设计完成的是系统工程宝马需要轮胎,需要底盘,需要发动机,甚至连一个倒车影像和变速器,各个部件不一定都是宝马的,是资源整合来完成的,这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系统工程的设计。作为我们建材行业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战,相互不买账、不配合,这是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虽然我们有一些产品通用的标准,但是这里没有人专门做这个事情,变成一套系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我们这么多年都是毛坯房,我们所有的材料厂商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搞定了家装设计师就搞定了一切,搞定了家装客户就搞定了一切。我给大家提一个醒,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中国从未来的房地产发展来说,无论是商品房还是保障性用房,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全面成品房精装修的发展方向。我们怎么办?赵总是做流通行业的,在未来三到五年以后,很多的业主他买的是精装修的房子,北京今年已经实现55%以上的精装修,甚至已经达到90%以上。上海已经突破75%。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怎么办?所有的采购不会到零售市场去采购,所有的开发商采购会到直接厂商定制产品,设计对我们来说不希望到零售市场采购产品,设计人员也不会给开发商设计市场上能买到的产品,我们需要直接找厂商设计图案和花色,比如是抛光砖,可能我们设计过程当中需要亚光砖,这个度数也是有要求的,比如万科的产品,20万平米的一个新楼盘,它的瓷砖是独有的,市场是买不到的,在这时期所有的业主买完以后觉得这个产品非常好,或者定制的产品。现在的很多开发商,无论是万科、龙湖、金地,你跟他们交流的各个当中都会提到定制的功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越来越强烈。他们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你的建材产品不能满足它的风格要求情况下,一定会抛弃这种产品。
我们最近在做精装修的研发体系的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对奔驰、宝马、奥迪这个系列进行研究以外,我们对应做精装修的标准,比如公馆系列、城市发展系列,每一个系列用的产品一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跟方太橱柜的合作,我告诉他们,只要是零售市场的橱柜,我一律不用,必须要研发新的产品,我们会提出新的造型、新的材料、新的色彩,这种色彩市场是没有的,是独有的产品。以此为例,我们对瓷砖一定会提出新的要求,对壁纸一定会提出新的要求。最近有两家壁纸厂商和我们合作,我告诉他们,只要是你们市场发行的壁纸,不要拿过来,一定单独为这个楼房定制的,每一次定制都是几万平米和几十万平米,对于这样的材料厂商来说单独这样的生产是值得的。
除了高端的住宅以外,我们保障性住房是1000万套是非常大的量,不仅是从设计上解决基本问题,从材料采购也要解决基本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保障性住房都做成“捷达”,我们也不能都做成“富康”,肯定会生产一些像“伊兰特”或者其他基本的老百姓的房子。虽然是1.6的排量,但是个性化还是要出现,我们不能说用低端的材料用于保障性住房,即使这些老百姓买的保障性住房,他对美的要求和生活方式的追求还是有的,作为材料厂商不要敷衍中低端的产品,包括设计过程当中,即使是中低端的产品,我们对空间设计、设备占用设计也一定要做到非常人性化。要知道老百姓用房子也是有生活追求的。比如城里的人用60寸的液晶电视,现在很多农村家庭也在用液晶电视,可能是用30几寸、40几寸的,他对开关插座、定位的要求基本上和城里是一致的,我们对待设计要求也是一样。一个奔驰是7系或者是宝马,要知道都是有变速箱的,你需要自动变速箱,老百姓也一样需要自动变速箱,他们对这种要求也是很高的,通过我们的调研,老百姓的要求并不低。在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整个未来的材料采购以及发展方向,我认为要打破传统的零售模式,这是未来很重要的方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的团队不大,也就是有三四十个人的团队,我们三十多个人做的项目相当于四个东易日盛在全国的项目,我们今年产生的工程业绩是80亿,有几个公司能想象到我们做住宅精装修的公司工程量达到80亿,我们自己都非常惊讶,为什么?可能一个楼盘只有5种户型,可能有2000套房子,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对于设计任务不是大的,对于工程量是非常大的。今天聊完以后,我们的材料厂商不要忽略未来的大批量精装修的工程,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前一段时间和欧派、博罗尼交流橱柜的时候,以往所有的材料生产模式是一对一,我们是零售,家装公司是零售,出现一个订单进行一次生产,比如一个客户来做装修,设计完了会到工厂生产一套五合门,我们对于这种零售是没有兴趣的,我们看到这个楼盘有1万套房子,可能只有10种户型,我们设计完全以后,他们是1万套房子的采购量和1万套的橱柜,像我们做的鄂尔多斯,这次采购12000套橱柜,方太高兴的不得了,它需要半年的时间集中精力什么都不作才能加工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生产系统当然橱柜还好一点是批量生产,有非常严重的生产系统,要知道你的生产方式是一对一的生产方式,在未来必须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未来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再有就是有没有生产线。
胡亚男:在我们橱柜行业,我知道在座的部分陶瓷企业也深入到橱柜的市场当中来,确实现在的生产体系因为零售和工程是两个从销售到生产到安装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但是对于陶瓷行业中的企业来讲,好像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但是刚才陈总讲话当中提到定制的概念,我倒是觉得应该仔细的琢磨一下。
下面想问一下张静,刚才陈总说了他今年有很庞大的数字,这是一片蓝海,有很好的商机,关键是陈总现在很孤独,我发现现在我们国内真正的从事精装领域的设计师确实不多,像您这样优秀的大多数工装酒店、饭店的设计师没有关注到我们住宅这一块的市场,请问张总就这个问题怎么看?如果广大的工装设计师关注这个市场的话,从材料采购方面我们的材料企业要注意什么?
张静:我可以披露一下,刚才在下面的时候陈总我们已经探讨这方面的深度合作,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参加,我们暂时定到下周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讨。研讨的目的不仅仅是刚才他所提到的潜在巨大市场80个亿,他所经历是80个亿的概念,这个数字不能够足以吸引我,更能够吸引我的是这个行业,设计师的行业的的确确是需要一个很好的规范,我们真正是在做设计,而不是说为了完成设计而设计,而是真正为我们的住宅,为我们的空间进行定制设计,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其实今天这个话题说到保障房,一说到保障房、廉租房,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比较廉价,造价比较低,可能不需要设计,或者设计得稍微差一点就得过且过,我个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经常会遇到有些施工单位曾经提到过一些话题,我一直没有理解,他们经常在讲,在工程验收的时候,因为工程质量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句说造价太低,所以工程质量不好。我就认为这是很奇怪的问题,这两个不能成为正比,造价低就允许质量差吗?我觉得不是这样,只是选材的不同而已,而不是说拿次的东西充造价低的产品,这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问题。相反我们的现在的设计市场,乃至于现在厂家的采购和未来廉租房整合的市场也存在一个相关的问题,有可能刚才你也提到两年以后可能跑冒滴漏的情况出现,是不是因为是廉租房,因为是这样的房子,最后设计出来可以不合理,或者可以不需要设计,或者说可以选择一些质量差的产品,我认为不对。我认为是更值得设计。
我们下面和陈总聊的话题,我举一个非常挑战的例子,说到五星级酒店,我现在提出一个话题,我们每一个住过五星级酒店和投资五星级酒店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和概念,五星级酒店的造价每平米,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以几千、上万甚至于几万,我所经历的酒店,它的标准房总体造价是110万,这绝对不是夸张,我刚刚经历过的一个酒店的设计。它的每平米造价是多少呢?非常之高。我要提出一个新的观念,打一个比方,2000块钱一平米能否做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我相信很多的作为酒店的经营者或者是设计师来讲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可以告诉你,一定有可能,这就需要如何去设计。同理说到保障性住房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我们造价需要很低,我们不需要很高的造价,能否做出高标准的设计,我认为完全有可能。我们装修的概念,作为我们中国老百姓来讲,加到一起也不过20几年才有装修的概念,20年前老百姓提到装修吗?我已经毕业20几年了,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老百姓知道什么叫做装修?沿海地区、广东地区有这样的概念,从香港传过来的,但是真正的老百姓哪些家庭能够做这些装修呢?没有。近些年雨后春笋一样,大家争前恐後,不做装修,似乎这个家庭就无法去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就像中国人很喜欢凑热闹一样,在国外如果这块出了一个问题,大家一定是想办法去解决,避免它产生一些后果。而在我们国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街上有打架的一定会凑热闹,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好,我们必须反思自己,我们很喜欢凑热闹,这是我们的习惯,这种习惯能否改变,我们为什么要装修?要解决的是我们原本住房这里面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导致我们才不得不装修,我认为是这样。
回过头来,一开始陈总提到,我们很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也许因为我们国家的建筑体系、设计体系里面这样的习惯或者这样的墨守陈规的规矩导致了我们很多现在的住宅使用起来非常不舒服,没有人性化,我倒非常赞同的是由设计师、由室内设计师做空间设计,首先解决功能性设计,我做过这样的尝试,几年前,大概有五六年前我做过这样的尝试,而且是很成功的尝试,我避免产生广告嫌疑就不提这个项目。如果有需要想了解的,我们底下可以交流,我是直接参与这个项目,先做了空间功能设计,然后交给建筑师,由他做配套,他给我来配套进行建筑设计,非常成功,他的房子非常受人欢迎。几年前我做了一个五星级酒店,当时是某一个建筑设计院做的建筑设计,我接手做的配套室内设计,结果发现里面有很多根本达不到五星级酒店的功能要求,没有办法,我只能去拆改,结果造成很多的建筑垃圾,拆改很多的地方。
胡亚男:您刚才说的建筑设计进入装饰设计领域,由装饰设计由里朝外的设计,就这个现象,现在我们国家的地产公司,龙湖地产是只有它的精装设计师签字以后它的土建图纸才能实施,这可能是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趋势。如果您这样的建筑师在装饰设计领域都有很深的参与的话,更需要和我们的材料商达到非常默契的配合,我记得您以前提到过,您和材料商的沟通是需要语言的,就是说材料商和装饰企业、设计师的沟通是需要语言的,但目前这个语言并不是广大的材料商所掌握的,就这个问题您能不能谈一下。
张静:我们现在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的根本原因,一个是它所要做的是完全市场化的推广环节,另外一个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所谓刚才陈总所提到的定制设计的差异。你要做的是成品化的生产,定制性的生产和按月和安生产计划下单的模式,而我们所需要的是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根据市场的要求来选择花色品种,从这个角度来讲,厂家和设计师和第一线的用户本身就是在脱节,大量的厂家可能花了大量的功夫去攻第一线的公关,比如作为开发商采购体系,采购负责人攻他的关,还有家装设计师,这两个环节都是出现了问题。刚才我也提到家装设计师是受经济利益所驱动,我只能说大部分是这样。另外一方面开发商也是受经济利益所驱动,因为要赚钱,只有谁不是在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呢?第一就是设计师,真正的设计师,为这个项目做设计的设计师会忽略掉个人的蝇头小利,掌握的是大的方面的利益,我相信会给我们所有的采购商和供应商带来非常大的利益,因为已经抛掉很多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实际上刚才陈总提到的效仿汽车行业的例子非常好,汽车行业不存在这些,一定是定制的,一定是根据产品有所需求的定制,也就是说设计、产品、市场和你生产的下单是成正比的,整个在流通环节里面。
胡亚男:就是从头到尾一体化的,这样大家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是越来越默契。今天我们在座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材料企业,也有很多有见解的人士。如果大家在座的话,听大家用一两句话发表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下面请高要市将军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朝阳先生来发表一下看法。
柳朝阳:既然是保障房,肯定是有材料,保障房越多,对材料企业越好,也就是说这个蛋糕是谁吃掉和分掉的问题,有保障房肯定有需求,有需求大家就把它分了,做得好的人分得一点,做得不好的人分得少一点。
胡亚男:您做好准备了吗?
柳朝阳:肯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胡亚男:下面有请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玉山先生发表看法。
刘玉山: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感觉到几位老总,包括几位设计师的观点非常精辟。我简单说一下在我们本行业来说,作为这样的企业,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可能面对保障房在观念上要发生一些改变,将来以后这个市场也会发生一部分的改变。首先整个市场会从感性市场往理性市场的过度,这是将来主要的过度方向。二是很多领导在说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未来的性价比可能会从原来的不规则到未来往规则的方向走。三是将来从企业管理和各个细节的管理方面来说,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说,也会从原来的规范往规范方向走。四是对我们提供最大的商机就是从国外品牌向民族品牌过度。整个行业的过度可能会从不成熟往成熟的方向走。
胡亚男:谢谢。我想再问一下台上在座的来自于陶瓷卫浴行业三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您听了设计和地产领域的剖析之后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林伟:跨界合作,设计先行,功能保障,最终实现共赢。谢谢。
蔺志杰:我们觉得还是更多的跟设计师们进行良性沟通,提供更加适合的产品。
何乾:首先我非常认同三位设计师的一些观点,刚刚林总说的设计先行,我还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要人性先行,无论是设计还是整合,我们必须要以人的需求和人性的本身来做,在这个事情上是人在消费,我们有多少保障性住房,是哪些人,这些人的需求是什么,应该根据他们的需求去设计,要体现消费者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我们中国人现在对于人性的重视不够,所以会出现刚才设计界在批评建材界在各自内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以人为出发点,如果这样的话所有的事情都能够解决。
胡亚男: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跨界合作论坛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刚才在非常精彩的两个小时当中,我们确实听到来自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相信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指导。刚才不同的嘉宾都提到过这种跨行业合作,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也是跨界合作,其实跨界合作确实需要一个平台和载体。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我们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这方面希望做这么几个工作:第一,我们中装协厨卫委正准备和陈总、张总成立一个精装修的研究中心,这个问题是针对当前地产设计和材料领域跨界合作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支持体系。第二,我们精装中心成立之后第一个项目是编制厨房和卫生间精装修的技术规程,从地产设计和材料的行业配合标准领域给大家提供一些支持和指导,而且我们这个标准希望是地产和设计牵头,这样的话相信真正能够在市场当中为大家的工作带来指导的作用。第三,我们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受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委托正在进行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信息编码,这个工作相信对以后大家更通畅的合作和无缝连接提供一个工具,就这个方面我也希望广大企业有什么高招、建议和意见多和我们沟通。
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部署从社会角度上来讲,对于稳预期控房价、惠民生促和谐、扩内需、转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举措。这需要我们全世界共同努力,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支持体系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从市场角度上来看,由于保障房自身的特点,在企业配合的时候需要量身定制,会有一些门槛,条件也比较苛刻,具有一定的挑战。但是3600万套的规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于设计、地产和材料来讲都存在着不同的契机,特别是刚才我们的制漆企业老总介绍到,向国际品牌和中国民族品牌的过渡,所以我认为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来讲,中国的民族卫浴品牌在这方面的机会更为明显。
衷心地希望我们在团结协作、努力支持国家政策实施部署的同时,我们各个企业也能够找到机会,获得成果。谢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