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经过记者的走访发现,以及南安官桥镇环保站、南安市环保局的调查,确认“红水”就是酚水,出处是南安吉兴陶瓷有限公司的煤气站。执法人员初步怀疑该公司涉嫌泄漏酚水,已对此立案调查。
九十九溪污染问题经报道后,已历时半个多月。记者11日获悉,在晋江方面,当地环保局提出的《关于晋江陶瓷企业限期使用LNG天然气取代水煤气的审议报告》已获晋江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决定用3年时间,分批分期引导全市170多家陶瓷企业淘汰水煤气,使用天然气,此举比福建省提出的5年内关闭所有水煤气窑炉提前了2年。
检查现场:南安“吉兴”煤气站泄漏酚水 红得发紫的污水再次流出来
11日上午9点半,采访车来到南安官桥西庄村时,记者就接到一村民举报,“你们快来,这里正在偷排红水,颜色红得可怕”。村民反映的地方,正是此前泉州和晋江、南安两级环保部门多次联合查处的两市交界处,也是此前用30吨水泥仍堵不死的地方。
车子从西庄村下游经过,记者看到渠里流淌的污水,红得发紫。沿着这条渠往上溯源,在本报多次曝光的两市交界处,“红水”的颜色似乎更浓。继续往上游走数十米,就是之前用30吨水泥堵死暗管的地方。再往上游走,穿过道路的路面,上游有4家陶企(晋江1家,南安3家),就是官桥环保站站长此前圈定可能偷排酚水的地方。
记者一边打电话向晋江、南安两地环保部门反映,一边继续往上游走,来到上次说的围墙处,在尽头缓坡处爬上围墙,发现“红水”是从上游流出的。可是,路却在这走不通了。
经向知情者打探,采访车折回,从村外道路绕了一圈后,来到一条沟渠处,沟渠内有一条暗沟,流出泥巴水。暗沟上游数米处,是鲜红的污水。再往上走几米,围墙上的一家陶企有水往下滴。这家陶企就是南安的“吉兴”陶企,穿厂房而过,发现滴水处是这家陶企的煤气站,它的对面是一家叫“和盛”的陶企。
两家老板现场对质 一家要求给机会整改
因4家陶企中有一家是晋江的,记者将情况反馈给晋江市环保执法大队磁灶中队的洪队长,他表示几分钟前刚离开现场,已调查过晋江所属的这家陶企,不是它排的。
记者也拨通南安市环保局局长蔡宗来的手机,他表示将立即通知综合执法组赶来查处。当天上午10点6分,官桥镇环保站站长洪金科赶到现场,他说,因综合执法组组长在南安康美下乡,无法赶过来,局里委托他调查取证。
洪金科先从外围查看了“红水”流出的位置,然后和记者一起来到“吉兴”,穿过一片煤灰飞扬的场地,来到这家陶企的煤气站边,发现“红水”就是从煤气站下的沟渠里流出的。
这条沟渠,一侧是“吉兴”,一侧是“和盛”。沟渠的上游是死水,水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煤渣,呈灰黑色。洪金科判断,“红水”应是从“吉兴”煤气站下的墙角流出的,于是立即通知“吉兴”的老板张某赶过来。
张某赶到后,刚开始并不承认“红水”是从自己的企业里流出的,“风头上,谁敢排”。“不是你这家,就是他那家,或者两家都有排。”洪金科又电话通知“和盛”的老板赶到,但对方非常肯定“红水”不是他们排的。
“就是从你的煤气站里流出的。”经过又一番检查后,洪金科对张某说。张某仍不承认,但说话的语气明显不一样,“给个整改的机会嘛,我拉几吨水泥来,把这个沟填起来,就不会再有这情况”。
初步怀疑系泄漏已立案调查
当天下午,南安市环保局综合执法组陈副组长带队前往现场,对环保站的调查取证进行确认,并对“吉兴”相关负责人作了笔录。
据调查,当天上午流出的“红水”就是酚水,初步怀疑是“吉兴”煤气站泄漏出的。至于为什么会泄漏,陈副组长称,有可能是酚水池的质量问题,当酚水满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通过裂缝泄漏流出。现场调查后,南安市环保局已对“吉兴”涉嫌泄漏酚水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执法人员要求这家陶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得再有酚水泄漏现象发生,并将在研究后,确定处罚措施。
整治动态:晋江陶企煤改气三年完成
陶瓷产业是晋江磁灶、内坑镇的重点产业,共涉安海、池店、紫帽、西园等6个镇(街道),共有陶瓷企业170多家,产值约40多亿元,税收约4亿元。
早在2008年,晋江已要求陶瓷企业采用“零排放”技术。天然气推广之初,晋江市环保局甚至拿出数百万元,补贴首批敢吃螃蟹的陶瓷企业。按规定,陶瓷企业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改用天然气的,将按15元/立方米标准给予补助;在2010年12月31日前使用天然气的,按10元/立方米补助;超过2010年12月31日,不给予任何补贴。然而,2年之后,真正使用天然气的陶瓷企业却未过半,陶瓷企业观望的气氛浓厚。
根据日前通过的《关于晋江陶瓷企业限期使用LNG天然气取代水煤气的审议报告》,今年底前,九十九溪主干流100米内、晋江磁灶宝洋工业区与南安交界处的未使用天然气的陶企,以及已部分使用天然气的陶企,总共约有40家,必须关闭仍在使用的水煤气,改用天然气。九十九溪主干流100米外及汇入九十九溪流域的陶瓷企业(内坑镇全部)约90家,必须在明年底前关闭水煤气,使用天然气。以上130家陶瓷企业的具体名单,晋江市经济发展局、晋江市环保局将会同磁灶镇、内坑镇政府最终确定。此外,其他乡镇及磁灶、内坑镇的偏远地区的陶瓷企业约有40家,必须在2013年底前关闭水煤气,使用天然气。
对在规定时间不更换天然气、仍使用水煤气的企业,相关部门将给予限制惩罚、限期整治,电力部门对水煤气窑炉停止供电,相关部门停止相关行政许可等。
晋江市环保局一负责人透露,由水煤气到使用天然气,一家中等规模的陶瓷企业,一年需增加近500万元的成本,无力支撑的企业恐面临倒闭。“如果大家同时改用天然气,该涨价就涨价。”晋江市一家中等规模的陶瓷企业负责人张宏(化名)说,改用天然气,每平方米瓷砖的成本将提高0.6~1元,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生产低档瓷砖的企业,高档瓷砖因为价格高,稀释成本的能力较强,但是低档瓷砖原本每平方米才10多块,提价空间较小。
【记者手记】
下决心查一次 敲山震虎
为什么风口浪尖上,治酚仍然这么难?偷排也罢,泄漏也罢,都表明企业心存侥幸。
陶企偷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节省下焚烧处理酚水的钱,中等规模的陶企一年可省下60万元,相对于被抓后的5万或8万的处罚金,违法成本非常低,这是侥幸之一。而执法人员人手有限,只能哪里急往哪里扑,不可能天天守着这些陶企,让陶企老总又多了一层侥幸心理,甚至麻痹大意,有陶企老总甚至说,“我们都是纳税人,关了停了,政府税收要受损失”。
各种牵绊下,治酚难,难治酚。其实,政府也在努力查,开了不少会,签了承诺书,敲出了多记重拳。我们真心希望,政府能够下决心查一次,重罚几家,关闭几家,来个敲山震虎,既表明政府的决心,也让那些不良陶企收回他们的侥幸心理。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2011-01-11
海峡都市报的这篇报道严重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