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国家的竞争力其实就是产业的竞争力。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是官僚主义和企业家的愚昧无知。因为,中国有一种跟风的习惯,而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既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又是社会主流的跟风族,他们的行为往往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国人几乎是跟着“风”一路走来。80年代,一些机关干部迷恋跳交际舞、买洋家电、穿中山装、出国考察、搞学历、到处跑批文,而有些老板们则迷恋走后门、包工程和搞走私;90年 代,一些机关干部迷恋送子女出国留学、挂BB机、买手机、下海办公司、换房子、换洋车、包二奶、傍京官、傍大款、出国进修、抽洋烟、喝洋酒、打拖拉机、炒股票、跑马圈地、到处剪彩题词、穿名牌、异地开会、建新办公楼,而有些老板们则迷恋国企贱卖、圈地皮、买洋车、住豪宅、换妻子、办厂子 、找外贸订单和买城市户口;到2000年,一些机关干部迷恋送家人移民外国、到处招商引资搞项目、打高尔夫、戴名表、傍团派、傍太子党、狠抓GDP 增长、旧城改造、建一江两岸、老政府搬迁、读博士学位、喊低碳经济、上澳门碰手气、买内部股、吃绿色食品、炒地王、建专业市场,而有些老板们则迷恋公司上市、引进风险投资、找关系圈土地、搞房地产、炒楼花、买股票、跑政府项目等,总之,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跟风潮”。
中国照明行业也是如此。90年代,行业流行玻璃花灯,到2002年年底古镇将近1500家企业从事花灯制造;2003年后,行业流行现代简约风格的吸顶灯 ,到2007年,古镇至少有2000家以上的吸顶灯制造企业;2008年,行业开始流行LED。据统计,到2010年10月,全国至少有6000家以上的企业从事LED 的研发和制造。可以说,无论你到哪里,老板们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自己的LED 技术有多么先进。可当你问到其产品的样板工程在哪里时,他们往往会告诉你,产品还刚刚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外有样板工程,希望媒体对其予以高度关注。而作为各地方政府也到处在搞新光源园区,今年以来,前来与本报联系的地方政府就将近有20起,都是希望像古镇、板芙、南海、云霄和资阳一样,借助本报的力量发展新光源产业。作为在照明灯饰行业服务了近10年的我,几乎都快要被眼前这股“LED 风”吹得晕过去了。
今年年初,我在北京开会正好遇到中国LED 产业联盟负责人吴玲女士,就LED 发展前景问题我向她进行了一番讨教。据她介绍,LED 的确有可能取代传统的白炽灯,但前提是LED 光源必须在光衰、照度、散热等技术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LED 光源要想进入千家万户还必须解决产品造价高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家并未将LED 产品正式纳入国家采购目录的主要原因。她也认为,目前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对LED 存在着乱上马、乱开工的跟风现象。
其实,跟风并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在国外也有跟风族。比如,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夫人在出席一次国宾晚宴时,穿了一件漂亮的礼服(其实价格很便宜),第二天,许多美国的阔太太们就到处去定制这种礼服,但这些阔太太们在挑选礼服的颜色和布料时,她们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肤色去选择,并自觉地与总统夫人的礼服形成差异。因为这些阔太太们都 知道,如果不与别人形成差异,就很难突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她们也许更明白,盲目跟风,无疑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 ,这种表现行为是十分可怕的。(文/一凡)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