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专家协会就“紫砂煲”事件全解析

来源:陶瓷信息报 2010-06-20
阅读量:3742

    继5月5号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报道宜兴“紫砂门”事件仅18天后,5月2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又报道“美的紫砂煲虚假广告事件”,据该报道称:为吸引顾客,一些知名厂家打出了“天然紫砂”、“富铁紫砂”、“养生紫砂”的招牌。但据调查,其内胆泥料,实际上都是用田土、黄土、黑土等普通陶土,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学颜料配制加工而成,并非宣传的“纯正紫砂”。

    5月30日,央视再曝光宜兴紫砂泥造假:使用外地矿料或普通陶土进行调色冒充紫砂泥,且重金属含量高,具有致癌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央视强大的传播力度与覆盖度影响下,“紫砂煲”被迅速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除了被央视直接点名涉足“紫砂煲”生产的企业受冲击外,连同提供原料的陶土行业也受到了诸多非议。
 然而,就在“美的主动道歉接受退货”的同时,来自陶瓷行业、家电行业、原料产地的不少专家学者又对此抱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该报道部分内容失实。

    媒体:批判声“一边倒”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紫砂黑幕

    调查至此,真相大白,紫砂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骗局。首先,美的公司生产的紫砂煲,使用的原料根本就不是宣传中所说的纯正紫砂,而是普通的陶土;其次,为了让普通陶土做出来的内胆更像紫砂,生产厂家还使用化工原料来增色;再经过商家的包装,就成了市场上价格昂贵、光鲜亮丽、打着健康养生概念的紫砂煲了。这种所谓的紫砂煲,还能如商家宣传所称的那样对健康有益?

    《华夏时报》:美的折戟行业潜规则 紫砂煲不含紫砂是恶意欺诈!

    紫砂煲不含紫砂是宣传不当还是恶意欺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戳穿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家电业航母——美的成了这个谎言的缔造者。2007年,美的将紫砂煲变得耳熟能详,而仅仅三年,这个被赋予了诸多“健康”意义的厨房电器也许将会“消失”。随着美的紫砂煲全国性的下架和退货,人们也开始拷问紫砂煲背后隐藏着的黑暗的利益链。
 
    《国际金融报》:美的紫砂煲骗局说明监管缺失

    美丽的外表往往隐匿着惊人的谎言。日前,又有一家国内著名企业旗下产品的美丽“外衣”被揭穿了——根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检报告》的报道,在宣传册上,美的电器(000527)宣称,其紫砂煲内胆“全部选用纯正紫砂烧制”、“富含丰富微量元素,有益身体健康”;但央视记者却调查发现,美的紫砂煲的内胆主要是由“国泰”和“金航”两家供应商提供,而这些内胆使用的原料泥实际是用田土、红土、黑泥、白泥等多种普通陶土配制,并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工原料染色。

    《京华时报》:紫砂煲作假 美的丢美誉 
 
    我们并不缺乏相关法律,但是,法律需要得到更为严苛的执行。“美的事件”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作为一个老牌知名企业,因为造假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遭受灭顶之灾。但目前看,似乎还没有给其他企业以足够的警示。不仅造假之风没有稍减,即便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也有在食品业重新抬头的迹象。这提醒我们,对抗造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严苛的执法,如果不具有持续性,那么,造假的生存空间不仅不会缩减,反而会拓展。

    凤凰网:美的紫砂煲设惊天骗局,消费者们还能相信谁?

    我们并非专家,不知道这样材质的内胆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但是,遗憾的是,经过调查,美的紫砂煲的内胆材质并非紫砂泥,而是用田土、红土、黑泥、白泥等多种普通陶土配制,并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工原料染色制成。

    看到这样的新闻,在内心里深深的感一股莫名其妙的悲哀。难道这就是一个大品牌的社会责任心?难道利益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志起未来集团为无数企业做过咨询,我们也为不少的企业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在谈到品牌的时候,我们都明白这一点:品牌,对企业来说,品比牌更重要。

    《大众日报》:美的紫砂煲事件拷问名牌信誉

    在“假紫砂煲”事件中,我们已看不到名牌产品基本的诚信道德和底线恪守,有的只是形如电视购物般信口开河的夸大其辞。当我们抱着无比信任的态度为名牌企业贡献我们的热情、信任和荷包的时候,名牌企业却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欺诈消费者,这未免让我们失望。尽管事后美的公司宣传该紫砂煲“无毒无害”,但这种缺乏商业伦理的欺诈行为引发的后果,恐怕只能使美的电饭煲行业遭到沉重打击。 [NextPage]

    紫砂煲国家标准

     涉及紫砂煲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四个,分别为:国家标准《日用陶瓷名词术语》(GB-5000-85)1985-03-11发布,1985-12-01实施;其中4.15 紫砂的定义如下: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无釉制品。3.28化妆土的定义如下:敷施在陶瓷坯体表面的有色土料。烧成后不玻化,一般起遮盖与装饰作用。

    国家标准《紫砂陶器》(GB/T-10816-2008 )2008-12-28发布,2009-06-01实施,标准适用于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无釉紫砂陶器。其中10项技术指标具体如下:
    1、壶类,杯类,盘碟类,蒸、汽锅类吸水率:2.5%~6.0%;花盆类吸水率不大于12.0%
    2、抗热震性:180℃至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成套产品以壶类为代表件)
    3、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按GB12651规定执行《与实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4、产品的口径或高度误差:±2.0%
    5、有盖产品的盖与口应吻合
    6、壶类产品在倾斜70°时,盖子不应脱落
    7、成套产品的色泽应基本一致
    8、除花盆类以外的所有等级产品不应有渗漏、磕碰缺陷
    9、所有产品的表面装饰不得采用有机物加工处理
    10、产品的外观质量按规定的缺陷范围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优等品每件产品不得超过两种(花盆不得超过三种)缺陷;
    b)合格品每件产品不得超过三种(花盆不得超过四种)缺陷。
 国家标准《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GB/T3534)明确规定“在避光的条件下,用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22+2)℃温度下浸泡24h±20min,萃取陶瓷制品表面溶出的铅和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专家:应以科学态度严谨对待

    湖南大学陶瓷研究所所长肖汉宁

    紫砂只是陶土的一种,其养生的说法并无科学考证。市面上流通的紫砂煲绝大多数都无毒无害,假冒伪劣紫砂产品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主要是铅和镉等重金属污染带来的。

    广东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张建洪

    按现有的国家检测标准,判断对人体是否有害,那要通过检测,看产品中是否含有铅、铬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是否含量超标?若没有,那基本上产品对人体是无害的。至于紫砂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锰的化学原料,那是作为一种调色原料,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下会消失的,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平
  
    紫砂是一种成分特殊的粘土矿,尽管其结构和性能优异,但在我国并非稀有。根据地质资料,在我国的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江苏、宁夏、辽宁、内蒙等地均有丰富蕴藏。紫砂壶和紫砂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应一分为二地来看。紫砂壶以手工制作为主,讲究的是文化增值,多被视为工艺品;而紫砂煲是大众消费品,全部是批量机械化生产,追求的是规模化经济效益,价格自然也便宜。

    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邱伟志

    目前对于紫砂煲加入化工原料是否有毒存在很大的争议,是因为把食品添加化工原料与作为食品器具的陶瓷添加化工原料当成一回事造成的,其实二者有根本区别。食品添加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无法除去,食用后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陶瓷中添加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经过高温烧制后已经形成很稳定的矿物,是不会溶出有害物质,污染所装的食品的。此外还有一个表里不一的问题,目前生产的紫砂锅有不少在表面添加一层“装饰土”,所以表面的颜色与里面的颜色不一致,这样会给消费者一个造假的错觉,实际上这是陶瓷的一种装饰技术,装饰土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产品表面的平整度和颜色的一致性,这是一种装饰技术,与有意造假是两回事。最后,希望广大消费者通过了解陶瓷的特点,消除疑虑,放心使用陶瓷产品。

    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湘剑

    广告中的确存在夸大宣传的行为,但市场上的紫砂煲并无毒也无害,消费者不必惊慌。[NextPage]

    行业协会为紫砂正名

    6月1日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召开“紫砂陶器生产工艺技术研讨会”

    2010年6月1日,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在湖南醴陵召开了“紫砂陶器生产工艺技术研讨会”。湖南省轻工行管办蔡美春副主任、徐雪杰处长亲临会议指导。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肖汉宁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零森教授等16位知名陶瓷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醴陵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生产企业等代表共计24人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湖南省行管办领导做了重要讲话,肖汉宁教授做了题为“紫砂泥、以及铁、锰等着色氧化物、紫砂陶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的专题讲解;与会人员学习了《紫砂陶器国家标准》(GB/T10816-2008)。依据《紫砂陶器国家标准》,结合陶瓷生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紫砂陶器生产原料、紫砂陶器产品范畴、紫砂陶器生产中采用化妆土工艺,紫砂陶器生产中铁、锰等着色氧化物的加入与产品质量关系,以及经检验合格的紫砂陶器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等专业技术问题,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意见。


    会议认为:
    1、紫砂陶器是以含铁量较高的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类质地细腻、有良好透气性能的精细陶器,呈色以赤褐为主。用于制备紫砂陶器的粘土(俗称紫砂泥)在我国广大地区有较丰富的贮量,均适合紫砂陶器的生产。

    2、紫砂陶器在我国有悠久的生产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紫砂陶器已由传统的紫砂茶具发展到包括紫砂电饭煲、紫砂锅等产品。

    3、《紫砂陶器国家标准》(GB/T10816-2008)是紫砂陶器产品生产和检验的唯一法定依据。

    4、紫砂陶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镉等重金属溶出量;紫砂陶器生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铁、锰等着色氧化物是调节产品性能的一种工艺手段,对人体健康无害。

    5、采用化妆土工艺生产紫砂陶器是一种传统的陶器生产工艺手段,化妆土与涂料有着本质的区别。

    6、溆浦县国泰瓷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砂陶器产品,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测,符合美国FDA要求;经PONY(谱尼测试)机构检测,符合欧盟ROHS标准要求;经湖南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验,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产品属于《紫砂陶器国家标准》(GB/T10816-2008)规定的紫砂陶器范畴,对人体健康无害。
 
    6月7日潮州陶瓷行业协会就“紫砂煲事件”召开媒体发布会

    潮州陶瓷产区是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产区生产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卫生陶瓷三大类产品,已在产量和出口量方面居国内首位。长期以来,潮州日用陶瓷的质量和档次一直受到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良好评价,在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限量方面,已能达到国标、美国FDA、欧盟、国际ISO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产品已销往国外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用陶瓷的年出口额达到100亿人民币。

    潮州日用陶瓷包括瓷质的、陶质的、也包括紫砂。最近媒体披露及社会上评论的紫砂制品真假、紫砂内锅质量、价格、用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热点问题,有些方面是正确的,有些是欠缺科学依据。我们愿意就这些问题与媒体,并通过媒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使社会及消费者对紫砂制品,包括潮州的紫砂内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1、潮州紫砂内锅的质量问题

    潮州生产的紫砂内锅,在本事件之前已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合格证书。产品质量符合《紫砂陶器》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卫生指标(铅、镉溶出量)也符合标准规定。在“紫砂煲”事件发生后,质监部门对有争议的产品封存并抽样检测,未发现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的卫生要求。

    2、潮州紫砂内锅的价格问题

    有人以紫砂内锅的用料量与紫砂壶的用料量相比,发现用料多的紫砂内锅反而价格低,怀疑紫砂内锅是假的。紫砂内锅在成型生产阶段采用机械,批量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而紫砂壶是精工细作,人工投入比较多。有些作为收藏的、或者有艺术性的紫砂壶卖的是艺术。画家卖的画是卖艺术,不是卖纸。潮州紫砂锅属于日用品,卖价不能与紫砂壶相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紫砂内锅的生产并不是暴利的。

    3、紫砂内锅的表里不一问题

    有人发现紫砂内锅破损之后,胎体断面层与外表颜色不一致。其实,陶瓷制品大多数是表里不一,产品外表的装饰层与胎体的材质有所不同,导致内外颜色不一样。紫砂内锅胎体是紫砂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之后的颜色是赤褐色为主;而胎体外表是上一层很薄的化妆土,而且化妆土的颜色是可以调节的,不一定是赤褐色,通常是外表的颜色比胎体的颜色浅。有人认为表里不一是“红陶假紫砂”,其实,我倒认为有点“紫砂假红陶”。

    4、制造过程加入铁质或锰等物料是否作假

    紫砂原料本身含铁量较高,制作产品胎体的泥料中不必要加入铁质。只有在配制化妆土时,根据调色的需要,有时会加入一些铁质作为着色剂。紫砂制品上化妆土是常规的工艺。有人认为工厂采用一些低劣的陶土,加入大量的铁质或锰来仿冒紫砂。其实,加铁或锰的成本是较高的,而且会引起生产工艺的不适应。在潮州陶瓷产区,还没发现有人采用以上方法假冒紫砂。

    5、加入化工原料是不是有毒

    陶瓷制品是经过高温烧成的。加入的化工原料与其它矿物料混合,在制品烧成过程少量分解并挥发,大多数成为结晶物(即是陶瓷)。这种结晶物的化学稳定性较强,很难被食物中的酸或碱侵蚀。不能将陶瓷生产中加入化工原料与食品中加入化工原料同等理解。至于有没有毒,应以会不会伤害人体健康来衡量。自古以来,还没听说过紫砂陶器伤害人体健康的真实例子。

    6、应该给紫砂内锅平反

    目前,有些人谈“紫砂色变”。在过滤去对紫砂陶锅的不实宣传之后,应还原产品的属性。以前很多人都知道食物用砂锅煮后口感比较好,紫砂内锅也有这样的特点,而且比金属、塑料的容器卫生。我们反对把养生等名词套在紫砂内锅身上,也反对把紫砂内锅一棍子打死。因为目前很难再找到比紫砂内锅更好用,而且是比较卫生的烹调器。

    6月13日中国家电协会召开紫砂煲听证会

    2010年6月13日,主管紫砂煲生产的协会组织——中国家电协会召集全国紫砂煲生产企业召开行业听证会,决定紫砂煲行业的去向,此次会议不向媒体开放,问及此次听证会是否会商讨出台紫砂煲行业检测标准、是否今后紫砂煲将面临改名陶煲进行销售等问题,该人士以“话题太敏感,不方便透露”为由拒绝回答。[NextPage]

喊冤,力证“清白”

    三源主动曝光生产细节 紫砂煲是“真的”

    “我们产品除了通过质检等相关部门检测,各项标准都符合国标外,还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关于与食品接触的陶瓷样品表面可萃取的铅和镉含量’指令与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中对可萃取的铅和镉的含量标准的严格审核。”总工程师肖平表示紫砂陶土烧制内胆、严格依照国家标准生产出来的紫砂锅与媒体曝光普通陶土制造、化工原料染色的制品是有本质区别。
紫砂煲行业城门失火 依立呼吁制定标准

    简氏依立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简广对记者表示:依立使用的原矿、泥料及生产出来的内胆与紫砂成份相符。由于至今没有“紫砂容器电炊具”的国家标准,所以“真正的紫砂煲”也无从谈起。紫砂容器电炊具是一个融合了家电技术与制陶工艺不同领域的跨界产品,在标准制定上比普通的家电产品要复杂得多,需要多方专业人士共同的努力。应尽快制定出“紫砂容器电炊具”的国家标准,淘汰不良企业。[NextPage]

    苏泊尔原则上不予退货 除非有质量问题

    苏泊尔称,从未在任何场合宣称苏泊尔电炖锅内胆采用的是紫砂材质。苏泊尔的电压力锅赠品内胆是金属紫砂制品,采用的是将紫砂浆高温烧结在金属表面上的工艺,其原材料取自江苏宜兴,含有紫砂成分。因此,苏泊尔原则上不予退货,除非有质量问题。

    独家专访

    湖南大学陶瓷研究所所长肖汉宁

   “目前有些媒体对“紫砂煲”事件的报道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认为有两个误解,一是对紫砂煲生产使用了廉价原料,而没有使用大众或记者所认为的宜兴紫砂泥,就贬低或判定是伪冒假劣产品或“假紫砂”,其实紫砂陶器并不是宜兴的特产,只是宜兴的紫砂比较出名,就像景德镇的瓷器在全国是名列前茅,但并不代表其他地方生产的瓷器就不是真正的瓷器,同样的道理,用其他地方的紫砂生产的紫砂煲并不存在假冒问题;二是在紫砂煲生产过程中加入铁、锰等着色氧化物是为了调节颜色的需求,并没有超出国家标准规定,属于正常的使用,并不存在中毒等问题。”

    国家日用陶瓷检测中心主任李硕

    6月17日上午,记者致电给国家日用陶瓷检测中心主任李硕,咨询其对“紫砂煲”事件的看法,由于李主任当时正在机场候机无法详细解答,他表示他们现在也在讨论这个事情,暂时还没有个定论,稍后将会给大众一个答复。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博士

    建议媒体做报道之前一定要认真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紫砂陶器》及相关标准。呼吁更多的专业人士发表自己的专业观点,不要让媒体给绑架了,希望政府尽早全面公布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所做“紫砂煲”检测结果,还老百姓事件实质内涵之真相,呼吁政府及早地解封相关制造企业,引导“紫砂煲”产业健康发展,千万不要将“紫砂煲”事件打造成我国质量监督史上的一大冤假错案。

责任编辑:梁淼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1条评论
1楼.

2010-06-20

"报道至此,终于真相大白”,我觉得央视记者现在才是说这个话的时候,这次事件真能感觉到;强大的央视真是可以翻云覆雨。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