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创新,让企业永葆竞争力!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09-10-28
阅读量:3037
 
陶一郎公司总经理梁伟权
 
    中国建陶业的发展之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走过了数十年不寻常的岁月。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建陶业已发展壮大,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建陶产区,而在产品推陈出新上也逐步与世界接轨。然而,就总体而言,在产品设计的步伐上,产品展示的应用上,装饰配套上,都与意大利、西班牙的陶瓷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不少国内建陶企业,也尝试着与意大利等国的陶瓷企业和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产品,也有着一定的成果。这些企业当中,伊莎陶瓷可谓是其中的典范。为此,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负责伊莎陶瓷产品开发的陶一郎公司梁伟权总经理。
 
    谈到伊莎陶瓷,梁总一脸自豪,娓娓道来。他说,2008年8月15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陶一郎公司,与意大利伊莎陶瓷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一个具有意大利纯正血统的陶瓷品牌,正式在国内展开运营。如今,伊莎陶瓷中国运营总部,受到了同行的极大关注,效果上足以“震撼”来形容。可以说,陶一郎公司与意大利伊莎的合作,堪称典范。当每一个观众,走进伊莎陶瓷的展厅,都被其意大利“原汁原味”的产品所吸引。对此,梁总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加强与各国建陶企业或设计公司的合作,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如何把握就很考验企业本身。他说,有的企业标榜在国外有OEM合作厂家;或者是与国外设计公司有合作;也有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人员派驻国外学习;如此种种,但是始终没能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设计理念运用到我们的产品上,实际上许多企业也很困惑。在这种状况下,陶一郎公司独辟蹊径,与一家传统的意大利陶瓷企业——伊莎展开合作。意大利伊莎陶瓷,在意大利众多建陶行业中,并非以规模取胜,但已经经营了近百年。而这,正是陶一郎公司最看重的一点。意大利伊莎,有着对陶瓷艺术的执著,而陶一郎公司有着对市场需求的敏锐触觉。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具备了纯正的意大利血统,另一方面,还成功超越了中意建陶业同行。
 
    今年10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陶瓷展会,囊括全世界的精英企业和最新产品,以及最新技术的演示。陶一郎公司梁总说,这些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在伊莎陶瓷几乎都可以找到,并且每款产品都是精品。到过伊莎陶瓷中国总部的人都赞叹,伊莎陶瓷作为中意合作的典范,将产品发挥到了极致,伊莎真正做到了作为一个高端品牌所需具备的所有元素。无论是她的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展示,或是产品配饰,都与国际接轨。许多人怀疑,在伊莎展厅的砖,在中国是没有厂家能够生产的。而事实上,在陶一郎公司和意大利伊莎陶瓷的紧密配合下,伊莎完美地展现了在我们面前。
 
    此次伊莎展厅的隆重开业,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在于她最新的产品,以及众多的新技术。在产品开发方面,梁总作为陶一郎公司产品开发方面的负责人,与意大利伊莎瓷砖的设计总监多伊奇,经过了近一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了11个系列,四十多款产品,并对每款产品配合了多款配套,使装饰运用变化多端,以致让消费者有丰富的选择。
 
    在技术方面,有着意大利伊莎独有的“soft”技术,以及釉中彩技术。釉中彩技术运用全球先进技术设备,赋予釉料中色彩的更好纯度及饱和度,将天然石材的精髓演绎到极致。石材的肌理脉络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从而衍生出极其丰富的自然的色彩。此外,3D逐层渗透工艺,也成为展厅中的一大亮点。3D逐层渗透工艺,运用高精度的现代网络布控,结合多层重叠设计的高微粒釉料分子,多重印刷,瞬间逐层渗透砖体,在砖的内部营造出像石材一样鲜明生动的立体层次,滋生石材的神韵。
 
    在谈到建陶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梁总说道。未来的几年,新一轮的竞争,一定是技术和设备的竞争,然而,拥有了设备和技术,并非就掌握了趋势。关键是要看,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研发的能力,企业是否具备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企业是否有这样的“天赋”去驾驭新技术和设备。而对于陶一郎公司来说,由于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且每年都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投入,所以新的技术和设备,对陶一郎公司无疑“如虎添翼”。
 
    梁总认为,要打赢未来的市场战争,合作与创新都不可缺少,唯有如此,才能永葆竞争力。而陶一郎,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在迈步前进。
责任编辑:陈凌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