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家陶企生产线点火!或展厅焕新开业、发布新品……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5-10-17
阅读量:2035

近期,又有多家陶企生产线点火投产,扩张或优化产能,还有部分陶企展厅焕新开业或发布新品新战略等,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建陶行业已有12条生产线集中点火投产。

9月11日,森大集团合资公司特福国际的科特迪瓦陶瓷厂在当地阿莱佩工业区正式投产。

该陶瓷厂作为特福国际在非洲布局的第七个国家的建筑陶瓷项目,由科达和森大两家中国公司合资投建,初期投资总额达5400万美元,工厂占地面积达50公顷,具备多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的拓展潜力。该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200万平方米,可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其中500个为长期就业岗位;第二条生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增加投资额3500万美元,届时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2100万平方米。

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配置1条高标准生产线,设计日产能可达40,000平方米,产品涵盖瓷片、耐磨砖和彩釉砖等多规格品类,可全面满足科特迪瓦及西非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9月23日,湖南天欣科技5号智能双层窑生产线成功点火,这是湖南产区首条双层窑。该窑炉由科达陶机定制,内宽2.4米,采用双层窄体设计,具备自动化控制与监测系统,能精准调节炉内温度、压力等参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据了解,天欣科技系湖南天欣集团旗下子公司,其工厂位于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于2007年,占地约1000亩,现有6条生产线,产品涵盖仿古砖、中板、抛釉、大板、地铺石等全品类。

据天欣科技总经理童垸林透露,该生产线升级改造后,能耗降低15%,排放减少15%,综合成本下降10%,并能满足今年年底即将实施的建筑陶瓷新国标最高质量标准(即5A瓷砖认证),以确保生产线改造以后,天欣的产品能够全部达到5A级的标准。此外,天欣集团将正式启动另外三条窑炉的同步改造工作,计划在明年内完成所有窑炉的全面升级换代,预计总投资超过3亿元。

除此之外,面对低效产能正在加速被淘汰这一态势,不少陶企纷纷开始技改升级生产线,实现降本增效,以适应行业发展变化。

9月29日,甘肃金杭瑞陶瓷生产基地二期窑炉成功点火。据悉,该条生产线是金杭瑞陶瓷投资亿元重金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日产达3万㎡,主要生产750×1500mm产品。

9月28日,内蒙古建亨绿材第五条发泡陶瓷生产线点火投产。此次点火使建亨绿材的发泡陶瓷设计年产能达50万立方米,居全球同行业产能首位。该生产线采用德力泰第六代FOAMAX三层装载隧道窑,窑长468.3米,刷新行业同类窑炉长度纪录,主要生产大规格发泡陶瓷,年产能达11万立方米。

9月底,广东百强陶瓷10号窑炉升级改造后正式复产,宣称用于生产5A产品。

9月2日,江西瑞江陶瓷中板一号窑点火。

10月1日,福建安泰高立体大规格高端罗马柱智能窑炉成功点火。

10月2日,湖南亚泰科技全抛釉智能宽体窑成功点火。

10月3日,广东罗曼缔克江西基地大成陶瓷3D数码质感砖生产线成功点火。

10月6日,湖北楚林陶瓷有限公司1号窑炉正式点火投产。该生产线日产能32000㎡左右,可实现混烧800×800、400×800、600×1200、700×1500mm四大规格产品。

10月10日,佳宇集团携手力泰陶机打造的第二条西瓦双层窑在智博建材(上高基地)成功点火,可日产连锁瓦30万片。该双层窑上下层可同时生产不同规格产品,具备柔性化生产、转产快,投产后的产能、性能、运行效果、产品规格、产品能耗都将得到进一步突破与提升。

近日,科达陶机承建的江西冠利陶瓷西瓦生产线技改项目成功投产,该生产线以“节能降耗、智能管理”为核心,采用科达高效节能宽体辊道窑及多项专利技术,设计产能达23万片/天,主要生产300×400mm高品质西瓦产品。

…………

陶企生产线集中点火,反映了行业在深度调整期的一些关键趋势。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趋势的背后是市场、政策与陶企战略的多重驱动力:

一是为了构建优势,聚焦节能降耗与品质提升: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激烈的价格战,大部分陶企必须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建立壁垒。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陶企投资或技改新产线并非单纯为了扩大规模,而是更注重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是为了应对今年12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国标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以满足市场对5A瓷砖的要求。

二是政策倒逼陶企升级:近一年以来,广东等地将许多陶企纳入碳配额管理,福建、湖北等地先后推行错峰生产或清洁能源改造。这些环保政策直接淘汰环保不达标的低端产能,为高端产能腾出市场空间,激励陶企投资绿色技术。技改或新投产的生产线更多地聚焦于市场流行规格,或像生态瓷、发泡陶瓷、西瓦等功能性、环保型建材产品,呈现出高效环保生产、智能生产等特点,表明陶企正在寻求差异化突破的策略。

三是为了把握“金九银十”的市场机遇:9月和10月是传统的装修旺季,陶企选择在此时间节点前后投产生产线,也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抢占销售先机。

值得关注的是,临近第43届佛山陶博会,还有一大批瓷砖品牌于近日表现十分活跃,它们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在产品创新、体验升级、渠道深耕等方面动作频频。比如,蒙娜丽莎、东鹏、箭牌、萨米特、大角鹿、将军、鹰牌、白兔、昊晟、新濠、维罗、新锦成、汇亚、欧神诺、威尔斯、新中源、新明珠科筑、欧文莱、FELCONI、冠军、粤强、狮王、卡罗娜、新强盛、广陶、华岩品致、笙花、繁花、卓马、锦华、牛角尖、简・至道等品牌已经或即将发布新品、新战略,或举行新展厅焕新开业典礼等。

以上种种现象清晰地勾勒出了建陶行业的未来图景:一场深刻且全面的结构性调整正在加速。其发展逻辑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了以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精细化运营等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对于陶企而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唯有持续投入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方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