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板产业未来发展视角下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解读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5-10-10
阅读量:1614

近日,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核心导向可概括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拓市场。

作为聚焦于板材领域的研究机构,一号板匠研究院认为,《方案》对岩板产业而言,标志着从追求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以下,本研究院对《方案》的政策导向作出解读,并研判其对陶瓷岩板及复合岩板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核心要义解读:

从“量”的合理增长到“质”的新飞跃

《方案》的总体思路明确:以稳增长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推动建材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扩需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与以往政策相比,本次《方案》呈现出三大突出特点:

 

产品机遇分析:

岩板产业发展的三大核心路径

在《方案》指引下,岩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路径一:绿色减薄,从源头实现低碳转型

【政策契合点】绿色低碳转型是《方案》的硬性要求,《方案》还专门提及加大陶瓷薄砖的政策补贴力度。陶瓷产品的减薄化,是实现源头减排的最有效路径之一。

【产业新机遇】发展薄型岩板,符合“推动建材产品轻量化、薄型化”的顶层设计。相比传统厚板,薄型岩板在生产环节能显著降低原料、能耗与物流成本,减少碳排放,是岩板产业响应“双碳”战略、赢得绿色未来的必然选择。

路径二:材料复合,以创新解锁性能边界

【政策契合点】《方案》鼓励发展新型绿色建材与复合材料。

【产业新机遇】通过将薄型岩板与铝蜂窝、超薄金属、硅基芯板等基材复合,可创造出性能更卓越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这种创新不仅继承了岩板的美学与物理性能,更赋予了其更强的韧性、抗冲击性及多功能性,拓展岩板的应用领域,突破传统岩板在大型工程、特殊领域中的应用瓶颈。

路径三:部品集成,拥抱装配式装修大潮

【政策契合点】“促进建材与建筑深度融合”与“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是《方案》的突破性提法。

【产业新机遇】岩板的未来,在于从“材料”向“装配式部品”的跃迁。以集成岩板为代表的部品化产品,通过预制成型、干法施工,能实现“快捷、无尘、无污水、无垃圾”的安装。这完美契合了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医院等场景对工期、环保和品质的综合需求,是岩板企业从生产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关键。

 

市场前景展望:

多元场景驱动增长新空间

在《方案》的引导下,传统瓷砖行业面临产能出清与技术升级压力,而具备高性能、多功能、低碳属性的岩板,尤其是其衍生出的复合岩板,其特性与《方案》的多个重点任务高度契合,成为政策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

基于以上三大路径,岩板产业将迎来多元市场的扩容:

机遇一:成为“好房子”建设的支撑材料

【政策指向】《方案》提出,开展“好材料支撑好房子”行动,加强生产和应用标准衔接,支持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和好材料应用试点。

【前景展望】岩板凭借A级防火、零甲醛、防潮防霉等特性,将在高端住宅、医院、学校等对安全健康要求极高的场景中,成为替代传统涂料、墙纸乃至普通木饰面的好材料。

机遇二:扩大有效需求,打开广阔的应用市场

【政策指向】《方案》明确提出“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加大陶瓷薄砖补贴力度”,并重点提及“老旧小区改造”、“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绿色建材下乡”等具体领域。

【前景展望】这是对岩板及复合岩板最直接的利好,但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切入到这些市场领域。

 

 

 

 

 

机遇三:推动产业融合,重塑产业价值链

【政策指向】《方案》提出的“促进建材与建筑深度融合”和“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是为“推行绿色建造方式”。

【前景展望】这为企业提供了升级优化思路:

 

行业启示:

岩板产业迈向系统性竞争新阶段

《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岩板行业进入以“质变”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对于制造企业:竞争核心从花色与价格,转向技术专利、部品化能力、绿色供应链与综合服务能力,须完成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对于经销商与装修企业:亟需拥抱具备“交付基因”的装配式岩板,摆脱对传统施工的依赖,实现服务的标准化、高效化和高价值化。

对于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应重点关注在 “绿色减薄、材料复合、部品集成” 方向上已完成前瞻布局、并构建了清晰商业模式与技术壁垒的创新主体。

责任编辑:刘观梅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