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建筑陶瓷作为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陶瓷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人居舒适与绿色发展效能,更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
当前,行业正处在落后产能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发挥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驱动行业自律与品质跃升,是破解发展瓶颈、提升行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作为建筑陶瓷行业首家A股上市的企业,蒙娜丽莎集团始终担当企业社会责任,以技术突破引领产品创新,以标准引领推动质量变革,以绿色革命促进低碳转型,以服务创新定义消费价值,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也持续为中国建筑陶瓷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一、质量领先,筑牢行业发展基石
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线,是建筑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当前,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在需求收缩、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陷入低价竞争误区,以牺牲质量换取短期利益,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亟需通过制度完善、标准迭代和自律机制建设,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蒙娜丽莎集团把握质量提升的战略意义,明确其作为制造商所承担的主体责任,以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为依托,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检测、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夯实质量根基提供了制度保障。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对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所有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放射性水平、摩擦系数等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满足消费者对“好房子”需求提供了产品保障。该检测中心也凭借可靠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和评定结果的可信性,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进一步巩固了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以信息化技术持续优化质量管理系统,蒙娜丽莎集团对四个生产基地的生产全流程实施严格把控,覆盖原料进厂检验、工艺环节监控及终检品控等关键节点,确保产品品质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ERP与MES系统深度集成,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追溯,精准防控质量风险。
近五年,蒙娜丽莎集团产品在国家、省、市三级抽检中合格率保持100%,未发生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及大规模投诉。
落实质量分级制度,拉高产品质量高线。2022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组织开展首批陶瓷岩板产品质量测评活动,在国家标准的质量基线上对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分级,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为市场筛选优质产品和品牌。经检测,蒙娜丽莎岩板产品符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标准《陶瓷岩板》(T/CBCSA 40-2021)要求,达到一级水平,为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提供了实践样本。
凭借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稳定的产品质量水平,蒙娜丽莎集团斩获国家质量类最高荣誉,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并连续获省市级质量标杆奖项,以卓越品质树立行业标杆,助力构建质量竞争新秩序。
二、技术领航,驱动产业高端化转型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第一动力。蒙娜丽莎集团以“薄型化革命”为突破口,在中国建筑陶瓷领域掀起了一场从产品形态到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用二十年持续创新书写了大板岩板技术的“中国方案”,为行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2007年,蒙娜丽莎与科达公司联合攻关,建成国内首条“干压成型陶瓷薄板生产线”,成功研发出1800×900×5.5mm瓷质薄板。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颠覆了传统陶瓷产品形态,将板材厚度压缩至传统瓷砖的1/3,推动行业迈入“以毫米定乾坤”的薄型化时代。同年,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落地蒙娜丽莎,标志着中国陶瓷薄板技术正式跻身国家战略。2010年,企业代表中国主导起草全球首个陶瓷薄板国际标准,让“中国制造”在国际技术规则制定中赢得话语权。
技术创新始终与产业应用同频共振。2012年,蒙娜丽莎陶瓷薄板成功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幕墙,验证了国产新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可靠性。至此,蒙娜丽莎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设计、施工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了专利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基层,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在大/薄/岩板领域,蒙娜丽莎始终展现领跑者姿态。2016年首创1200×2400mm规格陶瓷板,打破进口产品垄断;2019年全球首发3600×1600×15.5mm超大岩板,2021年量产9米级超级岩板,刷新行业尺寸极限;2022年成功制备出的1.0mm的陶瓷薄板,提高了陶瓷纤维增强陶瓷薄板强韧化方面的研究水平;2023年推出密缝连纹柔抛止滑陶瓷大板,将美学与功能融合推向新高度,并进一步印证了“大即是绿”的技术哲学。
每一次尺寸突破都伴随技术跃迁和产业逻辑重塑,蒙娜丽莎开创的薄型化技术体系,不仅大幅降低了建筑陶瓷单位产品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重新塑造了陶瓷大/薄/岩板作为高端建筑装饰产品的市场认知,为行业探索出一条“更薄更轻更强更绿”的发展路径。
三、绿色转型,开拓双碳战略新路径
实现“双碳”目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任务。蒙娜丽莎集团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为纲领,始终践行“环保治理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率先探索零碳制造路径,为建筑陶瓷绿色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2024年9月,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该生产线通过燃料替代与工艺优化,实现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归零,单线年降碳达5200吨,为全行业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该生产线的稳定运行也标志着我国陶瓷工业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为举世公认的“难以减碳”的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打通了全新的技术实施路径。
2024年,蒙娜丽莎在藤县生产基地建成了中国电力单体容量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投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8166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7万吨,减少碳排放8.14万吨,打造了建筑陶瓷行业能源绿色化发展的标杆。
2025年,蒙娜丽莎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为基石,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工艺流程,推出绿色新型材料,成为其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脚注。
在绿色管理层面,蒙娜丽莎集团打造了环保云中心管理平台,集成污染源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功能,实现了环境治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树立了建筑陶瓷行业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化发展的典范。
截至2024年,蒙娜丽莎四大生产基地均获评“绿色工厂”,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居行业前列,彰显全链条绿色管控成效。
四、服务创新,优化成品交付消费体验
为突破传统陶瓷产品半成品属性,蒙娜丽莎集团持续构建“设计—交付—售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行业从产品输出向价值输出跃升。
服务体系创新上,集团推出“选材—设计—加工—铺贴—维护”全流程品质交付方案,通过微笑设计、品质交付、微笑售后三大体系,实现空间效果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
以智能技术赋能服务转型,蒙娜丽莎应用智能化客服系统与分级响应机制,使服务诉求处理效率提升40%,形成“问题反馈—标准迭代—品质升级”的良性循环。
此外,蒙娜丽莎推出辅材系统与集成岩板装配技术,显著提升瓷砖安装效率、建筑环保性能与居住舒适度,为行业从“卖产品”向“卖空间”转变做出了重要探索。
五、总结与展望
蒙娜丽莎集团的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既是企业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行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通过质量筑基、绿色转型、服务创新三维发力,蒙娜丽莎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安全、舒适、环保的人居价值,更通过技术输出与标准引领,推动了行业整体升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建筑陶瓷行业要坚持以质量精度、创新力度、绿色深度衡量发展高度,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为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贡献行业智慧。
(本文章转载自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官方公众号)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