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设计,马可波罗匠心打造,北京地铁都市工业风艺术壁画很CITY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4-10-06
阅读量:1686

近日,北京地铁12号线启动跑图试运营,计划年内开通运营。其中,12号线驼房营站中的一系列精美独特的陶瓷艺术壁画备受关注。这四幅作品由来自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艺术家邢晓林、李铮、耿笑冰创作,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制作,为驼房营站的公共空间增添了十足的文化艺术气息。

△ 《致敬》

△ 《承载》

△ 《记忆》

△ 《出发》

 

马可波罗文化陶瓷艺术壁画《致敬·承载·记忆·出发》

【设计】

邢晓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创作部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铮:中国壁画学会理事,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耿笑冰:中国壁画学会理事,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工艺深化与制作】

袁林辉 谢晓婷 廖织婷 袁博雅 夏助丰

【作品尺寸】13720×3750mm×4副

【作品工艺】陶瓷综合材料

 

北京地铁12号线是一条贯穿中心城东西方向的“换乘大线”,穿越了北三环所有重要的交通节点,也被称为“地下北三环”。

12号线驼房营站是全线特色站点,由于车站紧邻著名艺术地标——798艺术区,因此装修风格结合798艺术区等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艺术的手法进行时间与空间的串联,化繁为简的工业风质感强烈,给往来乘客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

驼房营站公共区墙面的四幅艺术壁画色彩丰富夺目,又完美嵌入了工业风的整体空间之中。壁画提取出798艺术区的典型元素,以《记忆》《承载》《致敬》《出发》四个主题来展现,分别阐释了798、751工厂从无到有的建厂历程,生产制造的辉煌历史以及艺术联合的崭新生命,抒写着展望未来前景的无限可能。作品择取车间、火车、画框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运用秩序感与设计感的造型语言,再现了过去火红年代的气息,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时代印记 匠心再现

为确保艺术壁画工业质感的呈现,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接到甲方制作邀请后,第一时间经组织安排与艺术家进行了艺术研讨并进行工艺深化设计。经过大量的沟通与小样实验,最终艺术家与文化陶瓷设计团队采用了“数码精雕+水刀镶嵌+丝网印花”的综合装饰工艺,确保艺术品的立体层次、色彩、工业质感能得到最好的艺术体现。 

文化陶瓷设计团队工艺深化设计

装饰工艺选定后,为了更加原汁原味体现工业风的韵味,马可波罗文化陶瓷设计师精益求精,在图案深化设计时融入了仿水泥质感的产品,现代设计融合工业风潮的独特魅力,细腻釉面肌理与富有亮泽的陶瓷金属相框相互作用,在斑驳的798厂房图案衬托下营造出冷峻粗犷感的同时,却又不失精致工业质感。

艺术壁画工业质感细节

 

凝光印彩 创新雕琢

为实现艺术壁画工业质感细节呈现,项目还邀请马可波罗控股研发中心副总监古战文、研发主任盛正强针对生产制作安排专业模具设计团队负责技术攻关,并亲自针对技术难点与注意事项作出指导,确保了最终艺术壁画完成效果的完美呈现。

马可波罗控股研发中心模具团队

与文化陶瓷设计团队研究数码精雕造型

艺术壁画质感细节

文化陶瓷设计团队在水刀错层人物材质处理上也别出心裁,选用了马可波罗时尚复古风格的米兰微水泥与仿皮纹瓷砖等工业质感细腻的陶瓷岩板,与798艺术建筑图案相得益彰,混搭交错创造出多层次的釉面变化,轻奢时尚的艺术气质,展现798当代艺术空间的地域文化特色。

艺术壁画质感细节

 

文化空间 完美呈现

此次作品制作甲方、艺术家高度重视,邢晓林老师、北京地铁领导、评审专家在壁画制作期间来到马可波罗控股总部,亲自前往文化陶瓷生产车间现场指导制作工艺与细节,把控艺术质量,对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予高度认可,并对壁画制作细节、安装作出了具体指导。

北京地铁领导、评审专家、艺术家指导制作

从设计、制作到安装监理,马可波罗文化陶瓷的每一位制作人员都辛勤工作、精益求精,确保最大限度还原艺术家的设计理念,完成好一切高标准要求。最终,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四幅艺术壁画历经数月成功上墙,不同材料表面的漫反射使画面形成丰富的质感混搭,完美演绎新潮都市工业风,成功通过了艺术家、专家领导的验收认可,也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喜爱。

艺术家、北京地铁领导、专家项目现场验收合影

马可波罗控股坚持以文化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持续打造优质文化陶瓷艺术壁画作品,在全国各地机场、高铁等城市枢纽建筑、公共文化空间中纷纷亮相,推动文化陶瓷与城市公共空间深度融合,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谭翠静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