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9)在佛山组织召开了《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启动会。
瓷砖质量分级国家标准项目的启动,可以说标志着瓷砖行业即将进入质量分级的新时代。
价格战下的品质困境
最近几年,在瓷砖行业市场持续萎缩、产能严重过剩、消费明显降级的严峻形势下,价格战愈演愈烈。为了在价格战中保住市场份额,不少瓷砖企业通过降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低价的竞争优势。随之而来的,是瓷砖质量问题的频发,如吸水率和破坏强度不合格、耐磨性差、易污染、防滑性能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从而引发消费投诉不断。
为了所谓的价格优势而不惜降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绝对是一种导致“三输”局面的行为。
一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消费者虽然不遗余力追求性价比,想用尽可能少的钱买瓷砖,但并不是只追求低价而不要质量,至少本意上不是这样。
二是阻碍了瓷砖行业的健康发展。低质低价产品“满天飞”,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戏码不断上演,优质产品难以获得市场认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图文无关
三是对于深陷其中的瓷砖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灾难。无底线的价格战无疑已经威胁到了它们的生命线——质量,从而使其品牌形象、口碑和信誉受损,在提升销售业绩方面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无异于饮鸩止渴。
质量分级,破局的必经之路
面对价格战愈演愈烈、需求持续萎缩和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等困境,瓷砖行业亟需一种新的破局之道。而《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正是瓷砖行业破局的一把利器。
质量分级不仅是行业破局价格战的必由之路,也是重塑市场生态的关键所在。
通过质量分级,可以明确不同等级瓷砖产品的品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选择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动力。
质量分级的实施,将有助于倒逼瓷砖行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消费投资互动循环。正如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白战英在《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启动会上所说:《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是国家重点督办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市场职责和社会职责。通过该标准的制定,将加快生产企业技术革新和质量提升,优化市场环境,提升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度,同时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舒适感和满意度,激发消费潜能,加快产品的以旧换新及设备的更新改造,促进消费投资市场的循环发展。希望通过标准的引领打造有影响力、有新质生产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国际品牌。
质量分级的实施,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注重品质、勇于创新的瓷砖企业将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而那些仍然沉迷于价格战、忽视品质提升的企业,则将被市场所淘汰。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残酷法则,也是瓷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质量分级的实施,还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在清晰的质量分级标准的规范下,消费者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避免了因品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消费陷阱。这将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潜能,推动消费升级和市场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对于瓷砖行业而言,质量分级既是一项技术标准的革新,更是一场品质革命的开端。在这场革命中,瓷砖行业有望实现从价格战到品质战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品质革命下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出台、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瓷砖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品质至上。品质将成为瓷砖企业和经销商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那些注重品质提升、勇于创新的市场主体将赢得市场的青睐和消费者的信任。
(2)品牌崛起。在品质革命的推动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瓷砖品牌将脱颖而出,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3)技术创新。为了提升产品品质,瓷砖企业将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这将持续推动瓷砖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对品质需求的多样化,瓷砖行业市场将进一步细分,不同等级、不同风格的瓷砖产品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5)行业出海。质量分级标准的实施将提升我国瓷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将有助于我国瓷砖企业出海竞争,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
说一千道一万,以上只是制定和实施《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的积极意义和理论上的价值。而要将这一标准理论上的价值变成实际上的作用,就要看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参与制定的单位和个人的意愿有多强烈、工作有多扎实。
其实,瓷砖行业固然缺失了一些标准,但更缺乏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订本)》明确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工厂名和厂址”,但现实中违法这几条法律规定的瓷砖企业数不胜数,只是没人去管罢了。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