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政策的叠加、收紧,以及各地推动碳排放配额的实现,陶企面临着诸多环保之困。在这场环保风暴中,部分早已实现达标排放的陶企,避免了被关停、整改的情况,生产经营没有受到影响,而部分不愿改、改不了的陶企则陷入了僵局。
生产线新建/技改投资超22亿
着力推动产业全面提档升级
据中陶君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有超44条瓷砖生产线技改/新建,总投资超22.07亿元。
8月28日,吉利陶瓷年产2270万平米陶瓷抛光砖生产线煤气发生炉技改项目通过备案审核,该项目投资5000万元。项目通过工艺控制参数优化,降低烧成窑的烧成温度、提高单窑的生产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在项目产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料消耗,实现降本增效。技改完成后,生产规模不变,预计生产规模为在正常运营年份内实现2270万平方陶瓷抛光砖。项目第二年起开始部分投产,生产负荷为80%,第三年及以后生产负荷为100%。
11月15日,江西帝维陶瓷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备案审核,该项目投资200万元,在原产能不变的基础上,干燥喷雾塔制粉工艺进行升级优化,具体优化了喷烧方式,增加喷洒细度,提高燃烧效率。从而优化了能源的使用效率,还增加一套尿素脱硝设施 ,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目的。
11月20日,江西更新陶瓷有限公司年产16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技改项目通过备案审核,该项目投资8000万元。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更新煤气发生炉、窑炉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参数等技术改造措施,实现原有生产系统的的优化调整、升级降耗。将原有的长度300米的窑炉加长至399米,还将原有2条年产1800万平米的陶瓷砖生产线,技改其中一条生产线,技改后为年产1600万平米的高档陶瓷岩板。通过上述技术改造,实现设备的优化调整,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料消耗,实现降本增效。技改完成后,预计生产规模为在正常运营年份内实现年产1600万平米高档陶瓷岩板。项目第二年起开始部分投产,生产负荷为80%,第三年及以后生产负荷为100%。
......
另外,11月18日,总投资约3亿元的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提质增效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此次提质增效项目共三期建设,包括研发中心、集约化厂房改造、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等项目,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
6家陶企停产近半年
多家因环保问题被罚
近期,有多家陶企因环保问题受到当地生态环境局的处罚,更有陶企已停产近半年。
近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两则有关江门市新会区某陶瓷原料厂环境违法案的江新环罚〔2023〕51、5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该陶瓷原料厂共被处罚32万元,因其擅自设置废水排放口以及利用私设软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10月31日消息,景德镇某陶企因违法排污,被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0000元。据公告内容,该公司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进行了违法排污行为,因此被处以罚款。
11月6日,佛山某陶企被环保处罚38万元。据了解,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组佛山市专业19组执法人员对该陶企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在2022年3月、6月、7月期间频繁修改3#脱硫塔在线监控设备的斜率和斜距,导致监测数据变低,修改斜率和斜距的违法行为持续时间共约10日16小时,该行为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11月7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据公布,8月中,阳城某陶企被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检查、调查发现,该公司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监测频次(1次/半年)开展2023上半年度烟气黑度、镉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氯化物自行监测。其于9月提出的陈述申辩不被采纳。依据相关规定,该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7100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有部分陶企因排放超标而长期停产。11月15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该市2023年第3季度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据通报显示,涉及的16家陶瓷企业,有5家企业处于“长期停产”状态,另1家企业则于“5月29日0时30分至今停产”,其余10家企业3季度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为61.791吨、169.791吨、277.791吨。
各地推动行业绿色化转型
加快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1月15日,央行研究局发表专栏文章《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文中指出,指出,强化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加快发展全国碳排放建议市场。进一步健全企业碳核算体系,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学,推动制定国家标准。在成本可控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碳核算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实现碳排放配额,多家陶企被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当中。
11月21日,《重庆市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发布。根据《分配方案》,2018—2020年度任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308家工业企业作为重庆市2021、2022年度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其中,杜拉维特、国之四维、东鹏、远威、恒隆、唯美、欧华7家陶瓷企业被纳入,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管理系统提交与经核查年度排放量相当的碳排放配额,履行清缴义务。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期限分别为2023年12月31日、2024年3月31日。
此前,广东、福建等地也发布了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实施方案。另外,为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拟确定的“建材行业碳达峰试点企业”、“建材行业碳达峰重点支撑单位”名单予以公示。其中,东鹏控股、蒙娜丽莎集团、马可波罗控股、箭牌家居集团入选建材行业碳达峰试点企业及试点生产线名单,科达制造则入选建材行业碳达峰重点支撑单位名单。
另外,广西将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重点发展先进陶瓷,大力推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水泥、陶瓷和碳酸钙等行业为重点,推动数字化矿山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推广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陶瓷干法制粉等节能降碳装备。到2030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在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
山西则以高端陶瓷等为重点,实施“十百千亿”行动计划,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打造有效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陶瓷、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在高端陶瓷、碳基新材料等领域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瞄准重点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高端陶瓷等领域技术瓶颈突破。
环保政策逐年收紧,倘若陶企一味地逃避责任和监管,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最终只会被行业抛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