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福建晋江陶瓷产业基地之人居环境、院校、信息篇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08-11-06
阅读量:2503
人居环境篇★★★☆☆ 

  粉尘污染严重 路面尘土飞扬 

  核心提示 

  人居环境既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也是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建陶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废水污染十分严重,空气十分不纯净,晋江就是如此。这要寄望予政府牵头,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有效地处理好污染问题。 

  陶瓷产区大多分布在晋江各个镇,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是粉尘污染和水污染。据磁灶镇政府工业园办朱青山主任介绍,每个烟囱每天排放约一到两吨粉尘,而磁灶大约有200个大烟囱,单磁灶镇一天的粉尘排放量就多达三四百吨。如果开展粉尘治理,每天的产量会降低,而且更耗电,很多企业更会偷偷地关了粉尘治理器。 

  整治废水污染需众志成城 

  晋江市政府要求所有使用水煤气的建陶企业必须在2008年底前完成水煤气发生炉脱硫设施和完善含酚废水污染防治设施,逾期未能按整治内容或按要求完成的建陶企业将被停产处罚或永久关闭。记者8月走访时,就见到十几家工厂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去年以来,针对磁灶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建陶为主的现状,磁灶镇从去年开始进行污染整治。 

  磁灶镇政府要求所有陶瓷企业必须在2007年年底彻底完成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建,并对改造的前几名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106家陶瓷企业被列入整治范围,计划用7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镇116个干燥塔的污染整治任务,建成镇粉尘回收处理站。60家多孔窑生产企业均已签订污染治理承诺书且多数按要求完成技术改造;26座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已淘汰22座。镇政府还专门拨出100万元对按要求落实整治的,且检测达标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 

  内坑镇的42家陶瓷企业全部与环保公司签定整治协议,目前正着手或已经进行干燥塔粉尘治理的企业26家,其中完成改造并投入粉尘治理的企业有10家,将在年底全部完成干燥塔粉尘治理,剩余的19座单段式煤气发生炉也已经全部着手进行改造,其中有7座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行。 

  据了解,目前磁灶镇准备建设废瓷品回收处理场,对陶瓷废品进行集中粉碎,循环利用。该回收处理场初步选址在磁灶镇垃圾收集转运站旁,计划在12月底前投入日常运作。 

  据朱青山介绍,目前还不知道堆积如山的废瓷应如何处理。陶瓷生产的破损率在3%至5%。陶瓷废弃物加重陶瓷生产企业的环保费用,又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破损的废陶瓷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比重新购买陶土生产的成本大,多数建陶企业不愿意对废陶瓷进行回收再利用。   

  相对于粉尘治理,废水处理更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很高,镇政府和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治理。很多水井被陶瓷厂的污水污染了,所以现在磁灶镇在村里都推广自来水。 

  朱主任表示,环保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天然气解决,目前也着手在工业区推广天然气。晋江政府不会像佛山一样因环保问题而强迫企业迁移,虽然目前有企业迁到外地,但不是大企业。企业的迁移对就业和税收等影响都较大。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将淘汰一批中小企业。政府关注安全生产,对电工和燃气操作工进行定期培训。 

  邻近大泉州生活还算便利 

  据本报驻晋江工作人员介绍,磁灶等工业区的治安并不是太好,住的人很杂,在工业区走很远才有几个人。从自发形成的工业区走出来,都不是那么方便,公共汽车不到那些地方,只能坐摩托车,收费也比较贵。但是买菜、购物还比较方便。出租屋集聚的地方有不少卖菜的小店。坐两元钱车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官桥镇,交通方便。镇上有小型超市、专卖店、水果摊、夜宵摊、小饭馆。政府规划的工业园区内也有超市,并有公共汽车经过。磁灶到泉州,坐公共汽车才半个小时,坐车去晋江市区一个多小时。而泉州和晋江都是较为成熟的宜居城市,各大商场、专卖店、超市、酒店云集,购物十分便利。泉州曾获得“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十大市民最满意城市之一”、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等近40项荣誉。 

  为了解决外地职工的子女入学问题,晋江市2005年5月出台了外来工子女定点入学方案,凡在晋江市就业的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符合接受义务教育年龄的,提供其父母的就业证明或晋江市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即可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申请到定点学校就读。收费标准同本地学生相同,并禁止把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与收取借读费、捐资费挂钩。初中阶段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由当地教委安排至本辖区普通中学就读,收费标准同本地学生相同。磁灶、紫帽、安海、池店等各个陶瓷镇均有不少定点学校。另外,晋江市还成立了“洋埭子弟学校”、“南天子弟学校”等外来工子弟学校,专门给外来工子女提供入学机会。 

  晋江市居住环境不错,买房每平方米5000多元,但很少有磁灶的外来工跑去晋江市买房,因为很多人都是抱着来赚钱而不是立业的心态,准备在这里长期居住的中高层并不多。租房比较便宜,在磁灶镇天工陶瓷城附近租个单间,只要两百多元一个月,官桥镇上一星级宾馆单间价格特价达80元一晚。水费1.65一吨,电费0.52元每度,天然气价格3.8元/立方米。

  院校篇 ★★☆☆☆ 

  缺少陶瓷院校 

  核心提示 

  一般来说,技能型人才大多数都是从职业院校培育出来的,当地的职业院校能化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但对于晋江来说,既没有像景德镇陶瓷学院那样的高等陶瓷学府,也没有潮州陶瓷职业学校那样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量人才都靠外部引进,直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推进校企联姻、产教结合机制,为本地企业培训更多的技能人才。 

  晋江本地没有专门的陶瓷院校,更不用说各个镇了。但是由于离厦门、福州较近,企业组团到周边的大学如华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招聘。但技能型的工人主要从江西、四川等地招聘过来,或靠工人自己慢慢学习、成长。没有像潮州、德化等地有专门的陶瓷职业中专,更不用说像景德镇拥有陶瓷高等院校。 

   信息篇 ★★★☆☆ 

  忽视信息作用  品牌意识不强 

  核心提示 

  谁能掌握第一手信息,谁就能在第一时间内抓住商机。但这在晋江企业身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有部分原因是企业自身观念的问题,但是信息媒体要真正为产业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晋江陶瓷产区有很多陶瓷媒体在市场上发行,如在天工陶瓷城驻点四年的《陶城报》,今年5月入驻天工陶瓷城对面的《陶瓷视界》、《陶瓷信息报》、《建材周刊》、《陶瓷资讯》等七八份报纸,并有网络媒体“泉州石材网”。 

  《陶城报》在天公陶瓷城、建陶生产企业和世华商城的发行做得比较到位,在《陶瓷视界》免费发行之后,它也实行免费发行。在整个福建的陶瓷界都比较有影响力,经常和行业协会举办一些活动,如福建省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和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当地龙头企业等打成一片。 

  《陶瓷视界》在晋江的发行网络最大,包括磁灶、内坑、紫帽等镇和南安的建陶产区的200多家建材生产厂家、各陶瓷卖场(包括天工陶瓷城、世华陶瓷城、东山陶瓷建材市场、下官路、环城路陶瓷商业街建材市场、磁新路建材市场、前铺建材市场)的735家经销商、磁灶镇政府、晋江市政府及市经贸委等,其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逐渐赢得了地方政府经销商和厂家的欢迎。 

  但据了解,媒体对厂家的影响力有限,由于是外墙砖,利润不高,又主要销往外地,通过自己固定的网络销售,产品并不怎么追求创新,当地厂家都很少在报纸上打广告,对报纸的关注程度也不高。
责任编辑:SAM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