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陶瓷的种类分布及其应用与发展

来源:中国瓷都科技在线 2005-12-17
阅读量:3870
结构陶瓷是精细陶瓷中的一类。这类陶瓷在应用中能发挥机械、热、化学等功能。由于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冲刷等一系列优越性,可替代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用于苛刻的工作环境,已成为传统工业改造、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材料,在能源、航天航空、机械、汽车、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构陶瓷种类较多,按原料分类,分为以下几大系列:1、氧化物陶瓷,主要有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2、氤化物陶瓷,主要有氤化硅陶瓷、氤化铝陶瓷、氤花硼陶瓷等;3、碳化物陶瓷,主要有碳化硅陶瓷、碳化钛陶瓷、碳化硼陶瓷等;4、硼化物陶瓷,主要有硼化钛陶瓷、硼化锆陶瓷等。这些陶瓷的功能各有所长,应用广泛,如利用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陶瓷来生产机械零件、密封件、切削刀具等材料,利用高耐磨、高强及高韧性的陶瓷来生产汽车用耐磨、轻质部件、耐热隔热部件、燃汽轮机叶片、活塞顶、镶块等,利用耐腐蚀、与生物酶接触化学稳定性好的陶瓷来生产冶炼金属用坩锅、热交换器、生物材料如牙人工漆关节等,利用特有的俘获和吸收中子的陶瓷来生产各种核反堆结构材料等。 

    目前,随着结构陶瓷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结构陶瓷的进一步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多相复合陶瓷和纳米陶瓷研发引人注目。在多相复合的陶瓷研究方面,结构陶瓷已由鸭原单相和高纯度的特性向多相复合方向发展,研发出自增强复合陶纤维或晶顶增强复合陶瓷、梯度功能陶瓷以及纳米复合陶瓷,有效解决了单相结构陶瓷易脆、可靠性低、室温强度不理想,韧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在纳米陶瓷的研究方面,结构陶瓷正由微米级向纳米级发展研发出许多纳米陶瓷粉料制取新工艺,如化学沉淀法、金属有机化合物解法、化学气相反应法等,为纳米结构陶瓷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表明,纳米陶瓷晶粒的细化可获得无缺陷或无有害缺陷的材料,大幅提高陶瓷原有性能,甚至出现新性能,使陶瓷空间更广阔。因此纳米陶瓷已成为一项新兴的研究学课,倍受重视。预计未来将是高性能结构陶瓷的时代,它定会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