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令”特别针对房地产类升级,陶业怎么办?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0-02-19
阅读量:2982

一个假期后,开工变得遥遥无期。


举国抗疫,一线疫区的白衣天使们日夜奋战,二线供应物资的厂家星夜兼程,政府相关部门及指挥部彻夜难眠,一众百姓家家关门闭户、日夜“宵禁”。


正月十五,作为中国春节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结束,亦该是所有企业假期后不再“悠哉”全面进入战期的明确拐点。然而,这个庚子年的正月十五,我们看到的是整个行业的一片清冷,我们等来的是开工时日的一延再延乃至遥遥无期。甚至于,近两日从一些财经类公众号上,看到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陆续宣布裁员的信息。《一开工,我就失业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开工日,可公司却倒闭了》类似的标题,触目惊心,朋友圈的焦虑被进一步加剧。


要知道,这些报道中,宣布裁员的公司,可不只是一些所谓的小企业,其中不乏航母级别的大企业,包括王思聪曾一夜消费250万的北京K歌界翘楚。


餐饮、娱乐、旅游、电影等第三产业繁华凋敝,一夕清冷。原本为节假日的繁华备足了物资人力的企业,遇上了这无妄之灾。没有收益,就没有现金流,而成本支出却仍无法骤降,资金链断裂亦在旦夕之间。


第三产业如斯,是否制造业就能幸免于难?然而,并没有。


远的不说了,看看陶瓷行业的近况吧,大家都身在业内,不必细说,身边人问问,截至到2月14日,企业正式复工的仍是屈指可数,即便是马可波罗、诺贝尔、新明珠等几家龙头企业已然开工,但仍是云上办公为主。至于金意陶、博德等企业,则是一半正常办公,一半家中云办公。类似状况,随着迟迟无法解除的“停工令”一再延迟升级,诸多企业纷纷启动了居家云办公的程序。

 

 

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也在与政府及园区的反复沟通之后,选择了居家线上办公的方式,暂且应对疫情影响。


正当全国上下齐刷刷盯着的疫情“拐点”始终迟迟未到之时,一条关于房地产等建设工程类企业在内的延迟开工规定,在朋友圈内迅速蔓延。其中提及包括郑州、杭州等多地包括房地产等建设工程类企业不得3月16日前开工。


此信息一出,可谓是建陶业的雪上霜、火上油。

 

 

众所周知,早从2014年前后,建筑陶瓷的业态就始终处于下行阶段,2018年和2019年行业发展形式可谓跌到谷底,不少企业及品牌在这两年内陆续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老板或从业者都在想尽办法熬着,想熬过这个冬天,等春暖花开。记得去年笔者曾就此写过一篇稿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那些打算熬着的经销商,你等不来黎明、亦熬不到晨曦。”不想竟是一语成谶。


2019年大家都在一整年的焦虑中熬了过去,可一转身,2020年的春天,碰上了这一场无妄之灾的病疫,举国“停工令”管控,开工遥遥无期。

 

 

房地产业原本就在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下走过了2018、2019年,它的局势不稳带来对家具及装修业的影响深远,而作为链条的一环,瓷砖企业早已感受到了巨大震颤。


于瓷砖行业而言,在疫情之前受到行业发展自身进程的影响、受精装房及整装公司截留客源影响,受消费群体迭代影响,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受整体国民经济微增长影响,早已是千疮百孔、不堪重负。不少企业和品牌在这一轮洗牌中已经默默消失、退出了历史舞台。还有一部分活的也是风雨飘摇、强弩之末,此次疫情一来,眼看着2020年的第一季度就在全国一片抗疫声中、在关门闭户无法正常复工的焦虑中度过,而人们急切期盼的拐点却仍不明晰,很难说疫情过去之后,偌大的中国制造业和经济的战场要怎样打扫和恢复,而身处这场大战之中本就身体不够强健的瓷砖业,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创伤,我们可想而知。


连锁反应一定是深远的。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生产能力,或者我们说的更为直接一些,是前景和未来?


如同,面对整装截留的时候,企业想办法与整装合作;面对新房量下降的时候,企业想出挖掘二次再装修及找寻存量房合作方式来应对;面对终端库存压力激增,企业想出了设立中心仓的形式应对;面对精装房对市场的蚕食,企业采取抓住阳台这一区域为突破口应对;面对品牌传播遭遇了注意力分散的分众时代,企业精选精准渠道进行品牌传播;面对网络经济,企业线上销售爆破甚至是网红带货......


我们的企业从不乏聪慧者和勇于尝试的勇者,他们前仆后继地直面挫折,寻求策略。


此次亦不例外,作为老牌传统制造业的一众陶瓷企业们,如今也在非常时期,纷纷选择了“未来式”的云办公模式应对,我们其实也看到了这个行业新生的希望。办法总比困难多,特殊时期更重要的,或许反而是乐观积极的心态。或许,我们的应对方式,从此刻减去阴霾、相信我们能寻找到解决方法开始?

作者:潘春花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